锐评|电动轮椅开成“碰碰车”?租轮椅不该成为游园“秘籍”
北京晚报 | 记者 辛音

2024-11-27 13:28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近日,电动轮椅扎堆上海迪士尼引发关注。有游客吐槽,在园区看到不少年轻人使用“电动轮椅”作代步工具,嘻嘻哈哈地行驶,甚至上演“碰碰车”,影响了自己的正常游玩。据扬子晚报报道,网传乐园攻略专门把租用电动轮椅纳入“游玩秘籍”;提供租赁服务的店铺则宣称,不仅会把电动轮椅送到顾客手中,还可提供“检查单”以应对入园检查。

网友分享截图

游客下单买舒适,商家赚钱送服务,看似没什么不妥。但无论消费还是玩乐,都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更不能践踏公共利益。出租轮椅本是为残障、病患等行动不便人士提供服务,健步如飞的年轻游客成群结队租用轮椅,必定会挤占有限的轮椅资源,可能让真正需要的游客没得用。另外,上海迪士尼一年接待客流超千万人次,每个游乐项目前都是人山人海,一大堆轮椅挤在通道里,甚至互相玩起“碰碰车”,肯定会拉低其他游客的游玩体验,给本就拥挤的园区秩序添堵。至于为迎合客户需求不惜提供虚假证明的商家,不仅有违诚信原则,也涉嫌违法。

租电动轮椅游玩的人,不止在上海迪士尼。今年8月,有网友在陕西西安参观兵马俑时发现,入场处也能租用轮椅游览,租了以后不用排队,还有人推,商家表示260元一天,“谁都可以租”。从游客到商家,将电动轮椅推向现代乐园或历史景区,都是公共意识匮乏的表现。即便法律没有非伤残人士使用轮椅的禁令,景区也难以禁止健康人使用轮椅,但每个人都应该把公共秩序和他人利益装在心上。人人都怕累,又怎可人人都租轮椅?身处信息互联、情感互通的文明社会,彼此的相处法则不能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那么简单。为了保证游玩品质,景区应该通过完善规则、提前告知等措施,防范“电动轮椅”滥用。

当然,那么多游客愿意花钱去租轮椅,也反映了景区布局上的不合理和服务上的欠缺。游览路线能否实时优化、排队长廊可否增加座位、对并非残疾但确实腿脚不便的人应如何关怀,是所有景区都要思考的必答题。

租的游客省力,其他游客闹心,电动轮椅实在不该成为任何景点的“游玩秘籍”。


编辑:辛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