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18:2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市民群众积极投身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首都文明办持续深入推进“V蓝北京”主题宣传活动,涌现出一批热心环保公益事业、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环保公益组织和个人。为宣传推广绿色生活先进典型事迹,引领带动更多市民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本刊将陆续推出2023年评选出的50个典型事迹。本期为您介绍的“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生活)好市民”,是来自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张雅石。
周三晚上7点半,故宫东华门门口,一群身着运动服的年轻人,一手拿着竹夹子,一手提着白色环保袋,开始绕着故宫跑步,边跑边用竹夹子把看到的垃圾捡起来。
这是一群“捡跑者”。张雅石是这项活动的发起人。
“捡跑”,简单来说就是跑步捡垃圾,又称为Plogging,是一项起源于瑞典的运动,把公益和健身融为一体。
今年37岁的张雅石非常喜欢户外运动,2018年8月,他和几位喜欢在故宫附近夜跑的朋友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捡跑”这项运动,觉得很有意思。搜索之后发现北京还没有类似的运动项目,张雅石和朋友们就自发组织起了这项活动。“我都没想到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后来还有这么多的人参加。”张雅石说。
不同于普通的捡垃圾,“捡跑”这项活动并不追求在固定时间内将某一片区域清理干净,而是关注在跑步的过程中顺手捡起垃圾,最好不要打乱跑步的节奏。“这项运动和普通的做公益以及单纯的跑步最大的区别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虽然我们不要求跑步的具体返回时间,也不要求垃圾的捡拾重量,但我们还是希望参与者能保持在‘跑’的状态里。这是我们想传递的一个理念:在生活中,在正常工作、做事情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小改变,就可以让事情得到进步,让整件事变得与众不同。”张雅石说。
“捡跑”活动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每年到了夏季,故宫附近的人流量比平时更大,垃圾产生量也相应增加。“有时候我们活动过程中看到有人随手扔了烟头,我们捡走了,就会听到有人说‘你看你刚扔的烟头让人家志愿者捡走了,你们别再扔了’。”张雅石说,每次听到这样的反馈,他都会觉得发起这项活动很有意义,“因为我们的行动向市民传递了这种环保的理念,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让大家意识到不要再乱扔垃圾,是有作用的。”
还有一次,张雅石和志愿者们到顺义五彩浅山开展“捡跑”活动,下山时,遇到了来这里研学的学生们。“我们志愿者排成一排下山,学生们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成一排挨个和我们击掌,老师也在一旁给我们鼓掌。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鼓舞。”张雅石很开心这项活动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现在,每年4月到10月之间的每周三晚上,张雅石发起的“捡跑北京”志愿活动都会围绕故宫开展常规“捡跑”。考虑到越来越多学生群体加入进来,张雅石还特意进行了年龄段的区分,一周成人组,一周未成年学生组。另外,他也经常组织志愿者到山区“捡跑”,就在这个月初,张雅石和志愿者前往北灵山,捡拾了55公斤的垃圾。
除了志愿活动,张雅石和朋友们也开始承接团建活动,在公益之外加入趣味元素,逐渐开发出如“解谜+环保”“真人秀+环保”“旅行+环保”等新鲜的活动形式,致力于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绿色环保的队伍中来。
“我们的口号是:做更有趣的公益活动。”张雅石说,现在,他自己已经养成了外出运动、旅行随时注意路面垃圾,并且随身携带竹夹子和环保袋捡起垃圾的习惯,“很多我们的志愿者都是这样。”张雅石期待着,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可以带动更多人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最终实现全民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