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港股敲钟,快递业跨境速跑
北京商报 | 记者 何倩

2024-11-29 10:53 语音播报

热点关注

曾经“排斥”上市的顺丰,如今更加积极地拥抱资本市场。11月27日,顺丰成功在港交所挂牌,成为快递物流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截至港股收盘,顺丰市值为2240亿港元,报34.3港元/股。

相似的敲钟时刻,不同的市场冷暖。八年前,快递企业争相登陆资本市场,群雄逐鹿业务规模和新商业故事。到现在,电商红利消退,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质量更为考验快递企业的长线经营能力。急需补充弹药的顺丰,将踏入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中。

募资超50亿港元

11月27日,顺丰赴港挂牌,上市最终发售价定为每股H股34.3港元,股份代号为6936。

若未行使超配权,顺丰募集资金净额达到56.62亿港元。

据了解,港股发行上市后,顺丰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的45%用于加强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35%用于提升及优化中国的物流网络及服务;10%将用于研发先进技术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供应链和物流服务及实施ESG相关措施;剩下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顺丰通过聆讯后提交的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顺丰营收为1344亿元,同比增长8.1%。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期间利润为48亿元,同比增长15.1%。不过,对于一家快递巨头来说,钱似乎仍然不够花。今年上半年,顺丰的总负债已经攀升至1209.5亿元,而2021年为1120亿元。

对于此次在港股上市的目的,顺丰曾解释称,公司将更容易得到国际投行和投资机构的研究覆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未覆盖A股的海外投资者,扩大投资者交流面。

顺丰还认为,港股上市能助力公司在海外以轻重结合的模式获得更多的国际业务机会。同时,借助资本加持,公司可进一步强化其物流网络及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顺丰需要加速融入全球市场,吸引更多长线投资者。同时,顺丰也需要坚定业务方向,掌握主动权。”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表示。

电商快递增速乏力

无论如何,顺丰需要获得更多弹药来扩大赢面。

以国内快递业务表现来看,今年,顺丰的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业务依然陷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2021—2023年,经济快递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明显减弱,分别为12.3%、9.6%、9.7%。在2024年上半年,该项占比为9.9%。而时效快递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2024年上半年达到44%,比去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

其中,对于经济快递收入增速减弱,顺丰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中将其归咎于丰网速运的影响。2023年5月,顺丰以11.83亿元将加盟模式的丰网速运卖给了极兔速递。在部分业内人士眼中,这意味着顺丰与通达系快递的较量落于下风,碰壁中低端快递市场。

然而,当顺丰甩下丰网速运这个拖油瓶后,竞争对手数量却只增不减。2023年6月,菜鸟加入直营系战局,菜鸟速递直言对标顺丰。今年“双11”前夕,菜鸟速递又和京东物流首次打破了平台壁垒。

一位资深快递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京东物流接入淘宝后,对通达系快递影响不大,但顺丰会有些焦虑。“顺丰和日日顺物流承接了淘天很多大件快递运输,京东物流进来后肯定会分食一部分,而且不少家居电器商家在京东也有店铺。”该人士说道。

而顺丰的快运业务在摆脱疫情影响后增速明显。2022—2023年,快运分部收入从279.2亿元上涨至330.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由10.4%提升至12.8%。到了2024年上半年,顺丰快运的该项指标也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9个百分点。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3年收入计,顺丰快运的市场份额为11.7%,位列行业头部。

竞争规模和利润

回望八年前,顺丰集团董事长王卫对公司上市的态度较为冷淡。彼时,他那一句“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的言论在业内流传甚广。而王卫担心的是,上市会对公司带来管理上的压力和股价波动。

问题是,行业竞争格局的加速演变已经容不下王卫“高冷”了。2017年1月,随着韵达在A股挂牌上市,通达系快递包括圆通、中通、申通均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17年2月,顺丰紧随其后实现借壳上市,挂牌深交所。媒体报道资料显示,顺丰上市首日市值高达2310亿元。

快递巨头挺进资本市场的底气,主要来自于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在不少快递网点老板和快递员眼中,2015—2017年是能“躺着赚钱”“根本不愁单量”的时候。2015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38773亿元,同比增长33.3%。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飙升到71751亿元,增速依然保持在30%以上。

那时,每年的包裹量也是快递企业津津乐道的数字。2017年,中通一整年运输了62.2亿件快递,同比猛增38%,稳居行业第一。持续扩大的规模效应也助力了通达系快递能把快递的低价卷到极致。

趁着流量红利,企业不仅在快递价格上杀红眼,还在末端网络、航空资源甚至零售业态方面百般尝试,并在分拣中心、仓库、飞机、车辆等硬件上花重金投入,强化自营占比和效率。因卡位即配物流、智能柜,顺丰将顺丰同城和丰巢推向资本市场,也曾因运营商业失败教过超10亿元学费。

但是,到了近几年,当电商的高速流量红利期进入疲态阶段,不仅意味着快递市场蛋糕不够分,企业业务发展的容错空间也在压缩:百世快递、德邦被收购;二线快递品牌退出舞台;极兔速递搅动快递行业……到了今年三季度,中通调低2024年包裹量增速预期,从15%—18%的区间调整为11.6%—12.3%。

“过去,快递企业只要在规模和利润中二选一就行,但现在行业竞争将进入既要规模也要利润的阶段。有利润没有规模,说明公司发展前景堪忧。有规模没有利润,就意味着没有发展性。接下来快递企业的淘汰赛只会进一步加剧。”赵小敏总结称。


编辑:杨子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