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收尾,北苑地铁站周边变身多功能公共花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陈静

2024-11-29 18:46 语音播报

城事

朝阳区北苑地铁站周边成了一处多功能公共花园。11月29日,随着北苑地铁站周边环境治理收尾,曾经通行无序、环境杂乱的站区焕然一新:绿植鲜花错落有致,各类车辆停放有序,市民步行入站的距离缩短了百余米。

夜色中,灯光点亮了北苑地铁站

走出北苑地铁站,眼前是清朗有序的环境。新修的慢行步道直通公交车站,步行距离比以前缩短约100米。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以绿化带相隔离,实现人车分流。绿岛上还设置了凉亭,行人可以落座休息,还增设了日常照明和景观照明系统。

这是一个时尚的多功能花园。记者注意到,进站步道方向设置了“向幸福出发”的标识,出站方向则是“朝美好生活而来”,巧妙将来广营的名称与轨道元素设计相结合,醒目别致。现场安装了13个指示标牌,其中智能标牌8个,除了指引功能,还实时显示当天时间、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信息。

北苑站地铁站极为繁忙。地铁13号线于2002年开通运营,20多年来,周边1公里范围内建成了10多个大型居住区,北苑站的日均客流量达2万人次。以前,北苑站进出站距离约为300米,道路狭窄,且周边区域分属地铁、公交、绿化等多个产权单位,权责模糊。附近还有公交车始发站,人车混行,环境比较脏乱。

“我们将北苑站周边的改造列为城市更新的重点课题,进行了科学设计,系统改造。”来广营地区办事处副主任李明哲介绍,在北京市发改委主动精准治理资金的支持下,该区域的整治方案今年落地实施,11月底完成了主体改造工程,具备通行条件。据统计,工程共铺装柏油路660米、慢行步道306米、新建地下排水管线400米,解决了路面破损、坑洼积水的问题。在边角地和林下空间,共新增千余个共享单车停车位。

这里是安全便捷的通行空间、舒适开放的绿色空间,也是共治共享的公共空间。为了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友好性,前期,来广营地区采用问卷调研、社区座谈、深度访谈、居民参与等方式,全面收集居民意见。

清苑路第三社区邀请26名华贸城居民座谈,大家反映了指示标志不清晰、无障碍设施不到位、路线混乱等问题。 针对上班族,来广营在北苑地铁站口进行全天摸底,邀请各年龄段行人坐下来填写愿望清单,将道路遮阳、避雨设施不到位等问题均纳入到方案设计中。此外,来广营地区还广泛征集了单车维护人员、公交站点工作人员、社区物管会成员等不同人群的意见建议。

智能标识牌

此次的改造空间与华贸商街隔路相望。因此,来广营尝试采用政企协作的方式,实现长效共管。李明哲介绍,改造空间预留了广告岛和部分外摆商亭,由华贸商街用于自身宣传和商业引流。同时,华贸商街发挥就近优势,承接改造区域的交通引导、环境管护等职能,并长期承担照明供电费用,使改造后的空间由多元主体变为单一明确主体维护。这样一来,政府无需再持续投入,形成了多方共赢、长期有效的公共空间维护模式。

(来广营地区办事处供图)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