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参加凤凰网读书《春天读诗》节目
《海棠四首》丨叶嘉莹
读诗人:叶嘉莹
作者:叶嘉莹
其一
春风又到海棠时,西府名花别样姿。
记得东坡诗句好,朱唇翠袖总相思。
其二
青衿往事忆从前,黌舍曾夸府第连。
当日花开战尘满,今来真喜太平年。
其三
花前小立意如何,回首春风感慨多。
师友已伤零落尽,我来今亦鬓全皤。
其四
一世飘零感不禁,重来花底自沉吟。
纵教精力逐年减,未减归来老骥心。
↑叶嘉莹先生参加央视文化节目《朗读者》
“一个人不经过绝大的困苦,不会觉悟。”本期的《朗读者》嘉宾叶嘉莹说。她一生之中的选择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不禁感叹“一生劳瘁竟何为”,但现在,她终于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那就是将自己投向古典诗歌,做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她似荷花优雅大方,无论服装抑或气质都透露着中国味道。她已与诗词和古典文化融为一体,所以也许这就是诗词的魅力通过她在向我们展示。
访谈中,她吟诵《哭母诗》,“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尽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
母亲的突然去世,给了她莫大的打击,她唯有通过八首《哭母诗》诉说衷肠:“诗句吟成千点泪,重泉何处达亲知。”叶嘉莹多次表示,苦难是催伤,也是锻炼,通过诗词的写作可以使感情得以抒发,使悲痛得以缓解。这是叶嘉莹人生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这就是她,一个用诗词去记录人生、感悟生命的灵魂工程师。
她与诗词的渊源结于少女时期,那时候的她倔强执着,爱上诗词更与其成痴。不解其意间诵读的“坐愁红颜老”引来家人的欢笑。她十五岁时,就开始作诗了。
《秋蝶》
几度惊飞欲起难,
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
满地新霜月乍寒。
她喜欢用吟诵的方式去诵读诗词,因为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因此吟诵诗词能够使她更深刻的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叶嘉莹的恩师是顾随,她是顾随最得意的弟子,顾随对于祖国和人民终生是一个忠诚的赤子。他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法大学及中国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邓云乡、郭预衡、颜一烟、黄宗江、吴小如、杨敏如、王双启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叶嘉莹以老师晚年名号“驼庵”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以奖励后辈学子。
如今的叶嘉莹对自己的选择始终无悔,她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在当代“再生”的赞誉。她才情纵横,却命运多舛,生活里的忧患让她尝到生活的苦味,但她在诗词里获得治愈,坚守信仰,不懈地传播着优秀的中国文化。
《浣溪沙》
一树猩红艳艳姿,凤凰花发最高枝。
惊心岁月逝如斯,中岁心情忧患后。
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
综合自凤凰网读书、央视综艺《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