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16:56
11月29日,一直在朝阳区将台乡收废品的范祖军师傅收到一面锦旗。事情的起因是,11月16日家住梵谷水郡社区的一对老夫妇带着受伤正流血的3岁孙子在路口打不到车,范师傅看到后毫不犹豫蹬着三轮车,只用6分钟就把他们送到医院。经过救治,小孩已无大碍。范师傅默默走开没有留下名字,获救小孩的父母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范师傅并当面表达感谢。范师傅的话很淳朴:“这就是邻居之间搭把手。我送你们过去都是小事,孩子没事才最重要。”
据报道,范师傅在这个社区算是张熟面孔,不光帮很多居民解决了处理废品的麻烦,平时也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整理堆物堆料、做便民服务活动。细细想来,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这样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平常没啥存在感,但一旦居民要卖个废品、搬个大件或者修鞋修伞配钥匙什么的,这些人就是身边的及时雨。很多居民可能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但出出进进地早就彼此混了个脸儿熟,不是邻居胜似邻居。久而久之,“搭把手”的情分就这么默默结下,备不住因为什么机缘就会开出那朵善良的花。
推而广之地说,即便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会不期而遇“搭把手”的缘。比如近日,在清华大学西操场内,一名男子突发心脏病。危急时刻,该校2023级临床医学博士生张可果断伸出援手,成功实施心肺复苏救人一命。还有不时见诸报端的各种好人好事,也许是救人水火,也许是举手之劳,传递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里面没有担心会被对方讹上的顾虑,也没有万一有什么闪失会不会担责的焦虑;有的只是不求回报的善意,人性使然的本能,赤子之心的坦然。
把关键时刻伸援手轻描淡写为“搭把手”,从助人者的角度来说,这是自谦,是良善之心的外化。对于获助者来说,应该秉承的是传统文化中“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逻辑。被善待过的人,会习惯性地善待别人,把自己获得的温暖和关爱传递出去。它们在流动起来以后,必然会焕发出更大的能量,会让每个正为难事发愁的人瞬间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然后凭着这股心气儿继续往前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