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16:08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市民群众积极投身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首都文明办持续深入推进“V蓝北京”主题宣传活动,涌现出一批热心环保公益事业、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环保公益组织和个人。为宣传推广绿色生活先进典型事迹,引领带动更多市民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本刊将陆续推出2023年评选出的50个典型事迹。本期为您介绍的“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生活)好市民”,是来自大兴区的马梦暄。
在工作中,马梦暄是大兴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生活中,他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喜欢拍摄野生动物,采集矿物岩石。
“90后”的马梦暄,从小就喜欢野生动物方面的知识。“在我们大兴有位比较有名的科普作家,名叫郭耕。我小时候听过他的讲座,他从白鳍豚的灭绝讲到野生动物灭绝的多米诺现象,从美丽星球曾经的天地和谐讲到如果蜜蜂在地球上消失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让我知道了原来生态、生命、生活都是和谐共生、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马梦暄说,自己家离南海子公园和大兴野生动物园也不算远,经常接触自然环境,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就这样一点点培养起来。
先是观鸟,再拿着图册和望远镜认鸟,看得多了就想把它们拍下来。马梦暄利用业余时间,前往念坛公园、奥森公园、昌平沙河水库等地点进行野生鸟类拍摄。被戏称为“中华田园企鹅”的夜鹭,轻功“水上漂”的䴙䴘,“博物君亲儿子”戴胜……这些或珍贵,或日常的野生鸟类,都被他用镜头一一记录。
不仅自己拍,他还自费购买各类野生动物科普书籍,为身边人科普野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等相关知识,带动身边人走进田野,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努力,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
拍摄的过程中,也邂逅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儿。前不久,马梦暄和拍友们在永定河边上发现一块崖沙燕的栖息地。大家都挺高兴,抓紧时间去拍摄,后来发现那块崖岸需要施工。当时,离成鸟出窝还有一定时间,按着原定施工计划,这个育雏地肯定是要被破坏,并且一部分雏鸟肯定要死在巢里。后来,通过马梦暄和拍友们的反复沟通,这块育雏地得到了保护。
“其实,这也说明大家对生态环境关注度的提高。崖沙燕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名贵的野生动物,但是它的生存环境依然得到了保护。”马梦暄说。
只要一放假,马梦暄就往郊外跑,除了拍野生动物,他还喜欢前往废弃矿场,带着地质锤敲敲打打,采集矿物岩石。“有时候带着小朋友,其实就是捡捡石头。挖石头的过程,一方面能够打磨孩子心性,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观察力,另一方面能让大家感受到地质演变的魅力。”马梦暄说,身处荒野,观察自然,可以更好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习从自然维度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今,在马梦暄的带动下,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做起了绿色自然的亲近者。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走进田野郊外,认识身边世界,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从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