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19:10
把烟盒带商标的顶盖裁剪下来,简单折叠成小方片,孩子们三五成群,轮流拍打地面、桌面制造气流,谁成功让卡片翻面,便能赢走这张卡片。一段时间以来,“烟卡”游戏在少年儿童间大为流行。为集“烟卡”,有孩子不断央求家长帮忙,有的翻垃圾桶找废弃烟盒,有的闯进高速公路和隧道超车道捡拾烟盒。小小“烟卡”隐藏不少风险,亟待引起重视。
据央视财经报道,随着“烟卡”爆火,一条灰色利益链悄然形成。
孩子沉迷“烟卡”,不止“玩个游戏”那么简单。先不说翻垃圾桶、捡路边废品、闻烟盒上遗留的气味卫不卫生、安不安全,孩子根据“烟卡”的三六九等“论资排辈”就令人担忧。有稀有卡在手的孩子神气十足,只有普通卡的自然眼红,“烟卡”给孩子纯真的心灵熏染了攀比的味道。烟草不能打广告,“烟卡”游戏却在变相向孩子普及香烟品牌,势必培养潜在的烟民。长此以往,谁知道孩子会不会出于好奇尝第一口烟,谁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语会不会在孩子那儿脱敏?有孩子拿“烟卡”押注,试图以小博大,更有染上赌博恶习的风险。
拦住孩子迷“烟卡”,商家先要“戒烟瘾”。商家售卖“烟卡”,无疑是在变相为“有毒游戏”推波助澜,是借孩子的“游戏心理”捞油水。孩子判断力尚低,但商家的是非观念不能混沌。商家不能什么生意都做,为了追逐利润,向孩子推销“烟卡”,是社会责任感欠缺的体现。
为给孩子创造“无烟卡环境”,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烟卡”销售展开专项检查。今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印发专项治理通知,要求各地烟草局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便利店、超市、文体用品店等向未成年人售卖烟盒、“烟卡”等物品的行为进行劝阻。严查过后,为何还有商家“幸存”、做着“秘密生意”?平台上公然卖烟盒的行为又是哪方在盯?印刷、批售“烟卡”的厂家藏在何处?彻底切断“烟卡”背后的灰色利益链,“烟卡”游戏才可能销声匿迹。
从存在安全隐患的“萝卜刀”,到“氪金”无止境的二次元卡片,再到饱受诟病的“烟卡”,没有哪款游戏能百分百杜绝“负面周边”。监管部门要督促商家“戒烟瘾”;家长和学校也要合力为孩子“掐烟头”。如何引导孩子做娱乐的主人、玩健康的游戏,这个教育课题摆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也需要社会共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