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它被称为"胃溃疡的罪魁祸首"。这种细菌寄生于人体胃部,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胃肠道疾病。然而,对于这种常见但又隐藏的细菌,许多人并不了解其危害,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幽门螺旋杆菌的神秘面纱,了解它的来源、传播方式、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保护我们的肠胃健康。
幽门螺旋杆菌最初是由澳大利亚两位医生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在1982年发现的。他们通过对胃溃疡患者胃黏膜的细菌培养和分析,发现了这种螺旋形的细菌。之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胃溃疡是由压力、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的,很少有人将其归咎于细菌感染,Marshall和Warren的发现颠覆了这一传统观点,为胃溃疡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变形菌门卡比氏菌科幽门螺旋杆菌属。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好氧性的螺旋形细菌,在胃黏膜表层定居,能分泌尿素酶,通过分解尿素产生氨来中和胃酸,为自身在胃部创造一个相对中性的生存环境。这种细菌具有鞭毛,能够穿透胃黏膜,在胃部定居繁衍。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人群中传播:
3. 食物传播: 食用被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如生肉、生蔬菜等,也会导致细菌感染。不当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式容易造成食物污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主要疾病包括:
对于怀疑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1.呼气试验:患者服用含有碳-13或碳-14同位素标记的尿素溶液后,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的同位素浓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简便的诊断方法。
2.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抗体,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3. 胃镜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胃镜观察胃黏膜情况,并取活检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或组织学检查,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
对于确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通常采用抗菌药物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包括:
1. 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为其他抗菌药物创造良好的胃部环境。
2. 抗生素: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不同耐药性采取合理的抗菌方案。
3. 铋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和修复胃黏膜的作用。
通常采取为期7-14天的联合用药方案,能够达到90%以上的根治率。但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单一疗法的成功率越来越低,因此需要根据耐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做好食品加工和保存。尽量避免生食,如生肉、生蔬菜等。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就餐前后、如厕后等关键时刻。
3.保证饮用水卫生:选择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源,避免直接饮用地表水或未经消毒处理的水。
4.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保持居室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杜绝苍蝇等害虫滋生。
5.接受定期体检: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应该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复发。
此外,针对高危人群,如胃溃疡或胃癌患者的家属,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的幽门螺旋杆菌筛查和清除治疗,以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幽门螺旋杆菌作为一种常见但又隐藏的"胃肠道杀手",我们务必高度重视。通过了解其来源、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就能有效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保护肠胃健康,远离各种胃肠道疾病的困扰。
让我们一起为拥有一个健康的胃肠道而努力吧!
检验医学科
副主任技师
韩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