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养老“幸福圈”又添新成员 永定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营
2024-12-05 10: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永定路街道/供图

“咱辖区的养老服务中心今天开张,还有好多活动可以参加!”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与升级改造,永定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标志着永定路街道在社区养老服务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居民李奶奶看到焕然一新的养老服务中心后高兴地说:“我家就住在附近,今天看到养老服务中心有这么丰富的医康养服务感到非常安心,家门口养老也能享受幸福时光。”

永定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位于海淀区阜石路50号院1号楼玉渊潭科技商务中心B座。作为一家“二星级”养老服务机构,中心集社区餐厅、老年学堂、托养服务、医养服务、综合服务于一体,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便捷的服务,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设施设备全面升级

与社区养老驿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永定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居民可以享受到“家门口”养老的各项便利服务,有需求的居民还可以在此享受托养服务。

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中心开设了照护床位,提供长期照护、短托照护、日间照护等多种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精准化助老服务,不仅能让老人享受专业服务,也给我们子女提供了帮助。”居民李阿姨的母亲因病长期卧床,生活不方便自理,随着李阿姨年纪越来越大,对于母亲的日常照顾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永定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后,李阿姨打算为母亲申请一张养老照护床位,以后不仅能随时来看望母亲,还能让母亲享受到更加专业的养老服务。“这个中心离我家不到1公里,我每天过来不费事儿,还有专业人士每天帮我们监护老人的健康,又安心又方便!”李阿姨表示。

“改造后的养老服务中心,各类设施设备均实现了升级,尤其是托养服务区就有3层,达4500平方米,拥有床位140张。”永定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莫菊介绍,针对有托养需求的老人,中心可提供宽敞明亮的住宿环境,每间房间面积达40平方米,均配备了齐全的生活设施及紧急呼叫系统,确保老年人居住安全与舒适。此外,中心还特别为重度失能老人配置了智慧照护设备,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的照护服务。

为了确保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养老服务中心一层的医务室、护理站也实现了24小时待命,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健康监测、基础医疗服务和专业护理。而在康复区,中心还配备了各类专业康复器械,专业人士可帮助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助器具。

多元主体助力丰富老人生活

为了进一步丰富日常生活,中心开设了老年学堂,设有多个功能区,包括多功能自媒体室和棋牌室等。多功能自媒体室内配备了投影仪、音响系统等设备,可以满足各种讲座、培训和观影活动的需求。棋牌室配备了多种棋类和牌类游戏,让老年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闲暇时光。

此外,老年学堂不仅链接了丰富的文化服务资源,还引入了“永定文坊”“养学游·心陪伴”等街道品牌项目。定期会有专业老师来到这里围绕心理健康、中医文化、传统文艺及志愿公益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地区养老服务信息“一目了然”

从居住到娱乐,从医疗到康复,各项设施一应俱全,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值得关注的是,永定路街道积极引入科技手段,助力地区养老服务发展。

在社区服务中心大厅,一面充满科技感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屏幕十分引人注目。这面详细标注了社区便民食堂、地区养老驿站等养老服务站点位置、功能等信息。地图不仅方便了老年人查找各类服务设施,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这张地图清晰地显示永定路地区的养老服务分布情况,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整合和协调资源,还可以帮助我们精准解决社区老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永定路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永定路地区已经形成了1家养老服务中心、5家社区养老驿站、10个社区助餐点的社区养老服务规模,服务范围覆盖全辖区,通过这个地图,可以清楚地了解地区养老服务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和优化。

完善的设施和科技手段得到了社区老年人的一致好评。张大爷高兴地说:“社区的服务真是越来越好了,不仅有各种娱乐活动,还有专业医生和康复师。最让我高兴的是有了这个地图,想找什么服务一目了然,真是太方便了。”

据了解,当前,永定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餐厅正在筹备中,即将面向居民开放,“家门口”的助餐点将实现再升级。未来,永定路街道将积极向外延伸服务,继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拓展更多服务项目,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积极倾听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服务内容,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幸福,积极打造高品质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家园,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幸福时光。(记者 贺佳)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