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70°C和100°C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06 15:59 语音播报

进入
食饮
看更多
+ 订阅

3°C

十一月,北京的冬天,气温还不算太冷。我坐在回家的车上,手里拿着一盒原味奶酪,一边品尝一边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嘴里和心里都无比甜美。

那是一场北京特色食品现场制作活动。在三元梅园马连道南街店3°C的保鲜柜里,红果酪、杏仁豆腐、双皮奶、奶卷等各色奶制品美食安安静静地等着我的到来。其他的小伙伴还没有来,我先来杯三元酸梅汤边喝边等。漫无目的地坐在那里,看看橱窗里的奶酪制品王国,除了吃到食材的新鲜之外,还能看到顾客众生相,以及甜品店外的天边的一片云。

欧洲的奶酪制作成品大多数是干酪,圆圆的一大盘,三元的奶酪是如何制作的呢?我好奇地去找工作人员了解详情。

70°C

三元奶酪当天鲜烤,只用好料。配料只有鲜奶和米酿,9道匠心工序,70°C半烤半发酵,180圈手作轻搅而成。简朴的用料,最扎实的做法。香,牛奶长时间在70°C的温烤后浓稠的固态的香味儿,是牛奶制品独有的香;甜,不是因为加了糖,而是70°C的慢烤发酵自然而然形成的甜。古老的做法就有这样的效果,并且三元坚持保留了古老的口感。

三元走自己的扎实路线,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如何花哨可喜,总体上做的还是自己的老一套。厉害的品类,不为流行所左右,也不为名目所欺骗,外面的喧嚣与他无关,也像名角在舞台上,唱念做打,样样纹丝不乱。这种老一套,不会过时,也不容易被抛弃,因为里面有尊严感打底,成就了三元梅园的传奇。

100°C

现场制作环节,分别制作两款奶制品,奶卷和奶饽饽。现场气氛非常愉快热闹,每个人都笑开了花,像是100°C沸腾的水,开心地咕嘟嘟冒着泡泡。

指导我们的师傅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收拾得干净利落,做完各种点心,衣服上也没有沾染太多污点。她说起话来的口气有种自豪感,听起来很舒服。她手法一招一式都有章法,动作漂亮,是多年来的自信。

大家围着制作台,有板有眼地跟着学做点心,一点都不敢怠慢,希望等会儿享用甜品的人满足,拿出来的成品非常合格好看。整个过程中,需要双手制作,一只手握住面团,一只手握住冬日暖阳般的豆沙馅料。所有这些都以不乱为标准,像是个舞台灯光齐射,面团、馅料、模具都站在舞台上,即使位置摆得热闹,作为制作人的“名角”照样连抖个袖子的姿势都有层次。

终于可以品尝奶卷了!外面是白色的皮,里面是汪着的一口豆沙蜜,吃两个可能有点多,坦率、浅白、傻乎乎的甜,一口恬静、一口优雅、一口悠闲。过去流行点心送礼的年代,这大概就是最体面的了,吃到嘴里,甜得让人心满意足到发呆,感觉不到时间流逝得悄无声息。

我离开店铺时又买了一些,准备送给下午办生日聚会的好友。希望她也有100°C的开心,也爱上小草的微笑和飞翔时耳畔的风。送人奶酪,手有余香。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要告诉每一个人!

文/马芸熙 清华附中上地小学萤火虫诗社

校检:孙朝阳 孙扬 陈沙

审核:李佳

京味儿悠悠 味韵入笔尖

编辑:余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