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16:59
台海出版社和中国青年报社12月6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台湾青年大陆寻根新书发布会,发布了90后台湾作家张遇的作品《黄土家族》。张遇现场讲述了自己家庭三代人大陆寻根的感人故事。
张遇的爷爷张文学1930年生于河南杞县,1949年去台湾,在台湾结婚生子。1988年两岸开放探亲,张文学第一次回到了河南老家,从此改变了自己分处两岸的家族命运。2010年,爷爷去世。4年后,张遇第一次踏上了爷爷的返乡之路。他用了10年时间,写就了这本《黄土家族》。
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张遇介绍,《黄土家族》记录了从爷爷张文学第一次返乡探亲,到张遇自己第一次返乡探亲的历程,呈现了家族横跨三代的寻根返乡之旅。他希望借由自己家族的故事,可以分享更多正能量,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张遇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河南老家的家门时,从未谋面的姑奶奶一见面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就哭起来。这一刻,张遇开始领悟到,有一些羁绊可以超越时间和地理的限制,把人们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张遇2019年来北京发展。发布会上,张遇的父亲也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介绍了自己返乡的心路历程。2022年他来北京和儿子团聚,在张遇提议下第一次回到河南老家。“分隔几十年,一见面就知道彼此血脉相通,真的是很奇妙。”他表示,张遇写作《黄土家族》花费了大量心血,很有意义。发言最后,他祝福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本书责编员晓博介绍,像张遇爷爷张文学这样的外省老兵在台湾共有60多万人,但能够回乡探亲的不足4000人。时至今日,60余万人中还在世的仅有最多3900人。这条回乡之路被窄窄的海峡所阻断,对已经逝去的老兵来说,是一条永远也无法走完的路。员晓博说,《黄土家族》一书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