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要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09 14:10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教育
看更多
+ 订阅

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主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大会通过主旨报告、校长星空、主题发言、中国好课堂、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DPD特别分论坛(DPD分别指Doctor、Principal and Director)、专题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围绕基础教育领域重点热点难点话题,全面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将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很多学校都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重庆市巴蜀小学党委书记、校长马宏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读懂儿童的课堂、读懂时代的课堂、读懂文化的课堂。“其中,读懂儿童的课堂需基于儿童立场,指向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和深度开展;读懂时代的课堂需基于社会立场,与时代发展同步,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指向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读懂文化的课堂需基于全球公民立场,与文化相融相生,指向怀公正诚朴之心,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

马宏同时表示,学校打造好课堂的关键是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就不仅需要老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保持思想的先进性,还需要老师基于学科素养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不仅如此,学校也应构建起各类教师成长共同体,集智共创、彼此滋养,还应不断丰富学校的可应用资源,为教师成长助力赋能。”

“好的课堂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照学生的成长,点燃学生的思维。好的课堂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获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天津市和平区万全小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赵岩看来,好的课堂除了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应聚焦课程建设,通过提升课程的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进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罗滨表示:“中国好课堂,首先要有中国特色,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好课堂。其次,好课堂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就要以此为目标,通过选好情境素材、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组织深度互动的活动、以评价牵引思维发展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有利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而这种课堂与其说是课堂,不如说是由老师构建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大情境。因此,构建好课堂的关键在于老师,需要老师根据不同学科、学段和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校检:孙朝阳 张萌

审核:雷旻音


编辑:顾昕昕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