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欧发展报告:78%认为欧盟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增高”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2024-12-10 11:51 语音播报

天下

欧盟中国商会129日与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共同发布商会年度旗舰报告《直面挑战 砥砺前行——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

报告指出,“不确定性”成为在欧中国企业运营的关键词,78%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当前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增高”。中企普遍认为,泛政治化对商业领域影响不容小觑,期待欧盟对在欧中企营造公平、公正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报告援引欧盟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7400亿欧元,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较2022年大幅缩减27%。中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科技产品占贸易总额近三成。欧盟自华进口增幅最大的品类为机动车,进口额为129亿欧元,欧盟对华出口最多品类也为机动车,为194亿欧元。机动车领域欧盟对华贸易顺差65亿欧元。中国商务部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欧盟投资主要流向卢森堡、荷兰和瑞典。2023年末,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存量达1024亿美元(约合917亿欧元),占中国在发达国家经济体投资存量的33%,位列第一。中国在欧盟共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2800家,雇佣外方员工超27万人。

在欧中企认为,在全球建立品牌知名度、市场容量、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产业机会、供应链风险分散,为中企选择在欧持续投入运营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中企表示,虽然欧洲市场空间潜力大,但当前欧盟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高,对在欧投入持谨慎乐观态度。约四成受访中企反馈2024年对欧盟投入增加,43%表示与2023年基本持平,另有约两成受访中企表示减少对欧投入,为近年低点。

面对重重挑战,中企对欧洲市场仍抱有长足发展的信心。21%的受访中企将欧盟视为除中国外最重要的区域市场,53%将欧盟视为关键区域市场之一。未来1年至3年内,66%受访中企认为欧盟市场在其公司内部的战略地位将提升,另有28%认为将维持不变;超过四成的受访企业计划扩招在欧员工,约三成预计将在欧进行业务拓展、增加分部预算或开设新办事处等。

调研还发现,55%受访中企对中欧中长期经贸前景保持乐观,看好中欧合作潜力;95%受访中企认为中欧在绿色领域合作具有广阔发展空间;过半受访企业认为中欧合作有助于欧盟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形成更紧密的产业链互补关系。

报告指出,中企在欧经营承压,营商环境持续下行,整体评分连续第五年下降。2024年,中企对欧盟营商环境的综合评分为62分,相较201973分显著滑落,反映欧盟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才环境等核心领域对中企的挑战持续加剧。68%受访企业认为,过去一年欧盟整体营商环境恶化;超半数受访企业反馈,欧盟市场已不再“公平开放”,企业普遍对不确定性表示担忧。

政治因素给在欧中企带来显著挑战。调研显示,当前在欧中企业务开展面临的最核心挑战为各类政治相关因素及其带来的市场壁垒。

中企担忧,欧盟强调“经济安全”将使政治问题泛化到商业领域。约90%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经济安全”“去风险”等策略对企业运营带来负面影响,打击中企商业信心,主要体现在中企市场竞争优势被削减、品牌及企业形象受损,以及业务拓展计划被迫调整等。中企呼吁欧盟尊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保持欧洲市场的公平性和开放性。

在电动汽车领域,报告援引商会于6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车企调研显示,73%受访车企表示欧方反补贴调查冲击其对欧出口及在欧洲市场销量。超三成受访车企将调整其对欧投资计划。广大受访企业表示,加征关税对双方均无益处,期望中欧早日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尽快取消高额反补贴税。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