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5名研究生街头救人!勇气和爱心是最可贵的“急救药”
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李霞

2024-12-12 14:31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我还记得当我睁开双眼的第一时间,看到的是寒风中一张满头大汗话都说不出来的脸,身边是紧握我双手防止我失温和不断在和我说话唤醒我意识的同学们。那一瞬间,心内的温暖和安心仿佛让我感受不到北京的冬天。”据北京晚报报道,近日,一封感谢信通过邮箱同时发往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学校这才了解到,几天前,这两所学校的5名研究生在北京街头合力救助一名突发心脏病的男子,挽救了一条生命。

据报道,12月1日18时许,5名研究生在团结湖地铁站附近,看到一名男子倒在绿化带附近。通过男子断断续续的回应,她们推断这名男子心脏病发作,急需速效救心丸。随后,5名姑娘上演了教科书式救援。1人拨打120急救电话,1人与男子朋友取得联系,1人回到地铁站内找工作人员求助,2人骑车去买药。5人不仅分工有序、配合默契,还十分细心,利用等红灯的时间拆开药的包装,节省了后续时间。最终男子成功脱离险境,恢复意识后,第一句话就是“谢谢”。发自肺腑的感谢,是对5个女生最大的肯定。其实,我们也应该向她们说一声谢谢,她们的勇气和爱心温暖了我们的城市。

在北京,这样的救人善举并不少见,每每都能打动人心。今年4月,5号线地铁内,有男子突然倒地失去意识,一名退役女军人立即出手相救,几分钟后男子恢复意识;9月,一名女子在车公庄地铁站台上晕倒,命悬一线时,3名专业护士跪地急救约20分钟,为患者后续抢救赢得关键时间;10月,1号线玉泉路站一名男乘客突然倒地,正在候车的航空总医院急诊科护士立即赶过去,参与抢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救人的5名研究生并非医学专业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急救训练。救人前,她们还当场搜寻急救措施,“现学现卖”。恰恰因为她们的“不专业”,5个姑娘毫不犹豫地救人更加令人钦佩。近些年,“扶不扶”成为一道艰难的选择题。看到有人倒地,有的市民不敢伸出援手,或是怕被救者倒打一耙,或是怕救援不当担责任。对比之下,5名研究生挺身而出,不仅展现出对陌生路人的朴素关爱,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正义感,显得弥足珍贵。她们见义勇为的精神、纯洁而坚定的爱心,就是最可贵的“急救药”。

在北京,东单路口因上演过多起医护工作者出手救人的画面,被称为“宇宙最安全路口”。5个非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搭救表明,在他人遇到危难时,每个市民都可以搭把手、出把力,成为合力救助中的一员。每个路口有千千万万个热心肠,北京自然处处“宇宙最安全”。

被救男子写给学校的感谢信
快评

编辑:李霞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