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14:29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12月15日首班车起,地铁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坝北)、12号线(四季青桥—东坝北)、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及昌平线南延朱房北站等3条(段)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将开通试运营,新增运营里程约43公里。届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879公里。
地铁3号线一期、12号线线路示意图。
据了解,3号线一期是一条位于北京中心城东部的东西向骨干线路,经由东城、朝阳两个区,其中东四十条站至东坝北站区段共设车站10座,均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约1.6公里,其中换乘车站5座。运营后将实现东四十条站与2号线,工人体育场站与17号线,团结湖站与10号线,朝阳公园站与14号线,东坝北站与12号线等多条线路换乘。此外,朝阳站直接服务北京七大对外交通枢纽之一的国铁朝阳站,填补了朝阳火车站无地铁接驳服务的空白。
12号线是一条横穿北京北城的东西向重要骨干线路,又称为“地下北三环”。线路西起西四环四季青桥南,东至东坝北街,途经海淀、西城、东城、朝阳四个区,连接四季青、大钟寺、马甸、安贞桥、三元桥、酒仙桥、东坝等重要功能区、商业区及居住区,全部为地下线。线路共设车站20座,与地铁4号线、5号线、8号线等12条线路的13座车站实现换乘。全线设置“一场一段”,在西四环外设田村停车场,在五环外东坝北区设车辆段。
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一站一区间,包括西土城站至蓟门桥站区间和蓟门桥站至站后区间。在蓟门桥站可以实现与12号线换乘,蓟门桥站站前和站后均设置有交叉渡线,站后区间隧道兼行车和停车功能。
3条新线开通后,可实现与多条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的连通,补充中心城区东西向轨道交通廊道,同时也为马甸、安贞、东坝等成熟居住区增添了更便利的公共交通选择,对于完善轨道交通网格、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服务沿线重点功能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带动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即将开通的3号线一期工程,克服了重重困难与挑战,实现10座车站全部开通、所有出入口全部投用的高质量开通目标,投运后将大大提升轨道交通路网可通达性。
■新线解析
服务设施 视觉导行便捷醒目 品质早餐周到贴心
3号线一期、12号线为了给乘客提升全流程便捷体验,在视觉导行方面做足功课。两条线路的站台门上方多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屏幕,播放冷暖车厢、提示信息等内容,进一步丰富车站宣传渠道。
3号线一期、12号线换乘站点多,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加清晰美观的标志指引,北京地铁公司根据换乘距离和换乘通道合理设置换乘方式,在规范安装统一标志的同时,增设了更加醒目的彩色提示标志,并合理放大标志尺寸,确保整洁清晰,醒目美观。
3号线一期和12号线实现了便民服务措施的全覆盖。在枢纽站、文旅站、换乘站均设置了便利店、特色店等27间便民用房,共享寄存柜、充电宝、潮玩机等264台自助机具、446处电子媒体。3号线一期、12号线所有车站均提供共享充电宝机具,还设置了25台吐司面包机,每天供应新鲜牛奶,为在通勤路上奔波的乘客准备一份品质早餐。
3号线一期朝阳站的开通填补了北京朝阳站无轨道交通服务的空白,乘客乘坐地铁出站后,可以行至东端楼扶梯上至地下一层交通换乘厅,继续向东进入国铁车站,走行距离约60米,用时不到2分钟。
新线列车 司机室与车厢合一 激光雷达智能检测
两条线路列车在外观设计上采用微笑的“京剧脸谱”设计手法进行涂装,以“京味儿”元素展现城市魅力。车身整体以银黑色与细致的线条交融,车厢内部设备设施定为蓝白色调,为乘客营造清新、舒心的乘车环境。司机室直接与车厢合二为一,不单独设置,第一节车厢最大载客量也相应提升5.4%,进一步扩展了乘客乘车空间。
新线列车还有多项“黑科技”加持。其中智能障碍物检测功能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技术对列车运行前方障碍物进行智能检测,最大检测距离能达到300米以外,且测距精度在5厘米之内。
新线开通当天,在3号线一期、12号线部分车站还将开展乘客互动系列活动,两条线路也将上线主题列车。
3号线一期、12号线坚持与城市深度融合,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的充分融合,不仅有用地、交通、景观和空间融合,还有车站附属、区域微中心、车辆段、区间、管廊融合。据京投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3号线一期东坝车辆段与12号线共址,统筹上盖综合利用与周边城市设计,采用一体化开发方案。共享综合楼将通信、信号、综控、门禁、FAS等专业设备用房合并整合。大大降低了总建筑规模,凸显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了设备设施利用率,能够更加充分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坝北站为朝阳区首批微中心,设置两条城市通廊贯穿地铁站厅,进出地块的客流与进出地铁的客流在此立体融合,为东坝国际交往服务区打造提供了新思路;石佛营站至朝阳站明挖区间统筹上部大型城市综合体,东坝南站统筹与管廊同步建设,利用轨道交通建设引领片区发展和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