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运街道牡丹园社区持续深化“一社一品”楼门建设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作者 郭丽君

2024-12-15 12:56 语音播报


今年以来,通运街道牡丹园社区持续深化“一社一品”楼门建设,将牡丹雅园小区143单元精心打造成“牡丹文化”品牌楼门示范单元,通过楼门文化墙这一“小切口”,充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共同构建更加有温度、有情怀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走进牡丹雅园143单元楼门,“邻家邻”美丽楼门文化墙上的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楼门居民共同布置楼门、参加社区活动的精彩瞬间。

拾级而上,一幅幅由社区居民亲手创作的“牡丹”题材书画作品逐一呈现在眼前,有雍容华贵的牡丹花图,有写着刘禹锡诗词《赏牡丹》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展现出社区“牡丹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传递了楼门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了解,本次“牡丹文化”主题楼门的打造,是143单元全体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着这个共同的家园,让楼门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牡丹花香”,弥漫着家的温暖。

陈鸿竹是143单元楼门长,深受居民欢迎。在他的精心组织下,本单元的居民踊跃参与到社区举办的“楼门文化”共同体建设各项活动中来。在社区活动室里,居民们一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共同制作牡丹花糕、牡丹花冰皮果子、牡丹扭扭花等传统美食和手工艺品,邻里协作打扫、布置楼门等,邻里相伴一同感受牡丹文化,共话和谐邻里情。

城市很大,单元门很小,但在牡丹雅园小区143单元,这扇小小的单元门却充满了爱与温暖。这里的12户居民,每天都各自书写着精彩纷呈的生活篇章,他们也有着共同的大家庭,敲开一扇门,传递的不仅是诚挚的问候,更是邻里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相互关怀。

“多亏了通运街道‘邻家邻’基层治理品牌,选出了这样一位好楼门长,现在我们楼的邻居们我基本都认识了,每次下楼碰见大家都会闲聊一会,每天都很高兴!”居民李阿姨笑着说。

今后,通运街道将持续推动楼门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链接多方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广泛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不断探索特色楼门等多种形式的社区自治“细胞阵地”,为打造“大城善治”的城市副中心贡献通运力量。

聚焦副中心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