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16:33
跨越一甲子时光,北京地铁3号线终与市民会面。12月15日,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坝北)开通试运营。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有的乘客凌晨4点起床等待首班列车,有人专程从近百公里外的门头沟、密云等地赶到站台。近十多年来,北京地铁几乎年年“上新”,但像3号线这般万众瞩目的属实不多见。
很多人来北京后都会好奇地问,北京地铁这么多,咋就没有三号线?土生土长的北京市民,可能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其实,早在1957年,苏联专家规划的北京市初版地铁工程图上,南北向的3号线已经出现;1964年,北京地铁近期规划建设方案中的第三期工程改为从西北郊至西直门;1973年,又变更为香山与首都机场间的“U”字型线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曾计划过动工建设,但由于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尚未完工,再次被搁置。一次次调整线路、一次次推迟开工日期,这条与1号线同源的线路渐渐成了北京地铁拼图中的缺憾,也成了市民心里的“意难平”。
好线不怕晚,值得千呼万唤,也正因为个中曲折,才让3号线的到来更显珍贵。它不仅让市民的期待有了着落,还让北京地铁网“锦上添花”。3号线一期,从历史悠久的东四十条站、新潮时尚的工人体育场站一路向东北蜿蜒而行,穿过朝阳站,到达东坝北站,给北京东北部注入新的交通动能。这一线路将大型体育场馆、综合交通枢纽和重点功能区串成一线,让历史文化与居民生活、休闲娱乐紧密相连,市民出行更方便。3号线还填补了朝阳站轨道交通接驳的空白,自此北京七大火车站、两座机场实现地铁全覆盖。
作为一条“穿越时空”的线路,3号线身上有历史与当下交汇的独特印记。东四十条站曾被评为20世纪80年代的十大建筑,3号线的东四十条站在开通前进行了重新装修,但风格没有变。与此同时,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3号线用上了当今轨道交通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守正创新,让乘客得以同时看到历史的厚重、感受到前沿技术的脉动。3号线的等待史,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也是北京的城市变迁史。半个世纪过去,北京地铁已有29条线路,522座车站,线路总长度达到879公里,工作日客运量超1100万人次。从两条线到一张网,3号线默默见证着北京地铁的加速前进、北京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依然在“快车道”上,一如地铁3号线,从过去铺来,向着未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