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17:25
12月15日,腾讯官方平台“微信珊瑚安全”公众号发布公告。据悉,微信平台打击了一批利用AI仿冒知名人士进行不当营销、恶意博取流量的违规行为,截至目前,累计处置内容532条,关闭账号209个。
伴随AI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上AI虚拟人层出不穷,其中就有不少仿冒名人进行营销、炒作的虚拟形象。根据《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增长了3000%,仅今年上半年,AI诈骗案案值已超过1.85亿元。
对此,微信披露了一批典型案例,如名称为般***4、阿***834、菠***5829、大***8842等账号均因仿冒知名人士进行营销宣传而被永久封禁。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利用AI仿冒名人的事件已出现了许多,引得一批知名人士发声辟谣。例如,10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的伪造AI语音包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在这些视频里“雷军”锐评了堵车、假期、调休、游戏等热门话题,言辞犀利,甚至还包含不雅谩骂,引发网络关注。对此事件,雷军本人曾在自己个人社交账号的评论区回复了三个愤怒表情,表达态度。
此外,老牌港星黄百鸣也曾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提及自己被AI伪造用于代言。在声明中他表示,发现有人盗用其过去的影片,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替换声音,假借黄百鸣的名义代言一个不知名的药膏品牌,“这种行为纯属欺诈,旨在误导公众并从中取利。”黄百鸣称。
今年9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从视频制作和发布的源头做好信息管理。该办法明确提出两种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种类,即“显式标识”与“隐式标识”,这也意味着,用户能够直观识别内容是否由人工智能生成,有助于免受虚假内容的负面影响。
微信表示,下一步,其将持续对“利用AI仿冒知名人士进行营销宣传”等违规行为增加打击力度,进一步提升技术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平台倡导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针对“利用AI合成技术生成违规内容”的行为,平台呼吁广大网友提供更多线索,共同构建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