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教育”温馨提示:西城区转学今日开始办理,转入仅限两个年级
2024-12-18 11: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首都教育”近日推送了西城区转学申请相关工作安排。


温馨提示您:西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接收转学申请今日开始办理,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19日,转入对象仅限小学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


一起来看详细内容↓↓↓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城区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接收

转学申请工作安排


一、所需材料

学生申请从本市外区转入

1.法定监护人(学生父母)独立拥有西城区产权房的《房屋所有权证书》或《不动产权证书》。


2.学生及法定监护人(父母至少一方)西城区个人居民户籍户口簿。


父母户籍不在同一户口簿上的,需提供《结婚证》、父母双方户口簿。


单亲家庭需要提供抚养方相关有效的法律文书依据。


3.法定监护人与学生的亲子关系凭证(即《出生医学证明》)。


4.《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卡》,包含学生姓名、教育ID号等基本信息。

学生申请从外省市转入

1.学生及法定监护人(父母至少一方)西城区户籍户口簿。


学生为西城区单位集体户籍的,法定监护人(至少一方)应为该单位集体户籍并在户籍所在单位工作,还需出具单位集体户籍首页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法定监护人集体户籍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在职证明。


父母户籍不在同一户口簿上的,需提供《结婚证》、父母双方户口簿。


单亲家庭需要提供抚养方相关有效的法律文书依据。


2.在西城区实际居住相关材料。


3.法定监护人与学生的亲子关系凭证(即《出生医学证明》)。


4.就读学校开具的学籍情况说明并加盖公章,学籍情况说明(式样)可登录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www.xckszx.com),在相关通知内下载附件。


“首都教育”温馨提示:西城区转学今日开始办理,转入仅限两个年级



二、办理时间及程序

网上申报

时间:2024年12月17日(星期二)9:00-12月19日(星期四)17:00。


申请转学学生家长登录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www.xckszx.com)点击“小学入学一一公告通知——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转学审核系统”,扫描页面二维码,点击进入上传材料界面,根据提示进行学生信息验证,绑定申请提交人手机号,填报基本信息,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照片,保证填报的基本信息与上传的房产证、户口簿等相关材料的信息一致。双(多)胞胎子女须重复上述操作,分别进行填报。

审核材料

西城区户籍管理部门、房管部门及区教委学籍管理部门根据家长在审核系统中已填报的基本信息和上传的相关材料照片,进行网上审核。

查询审核结果

时间:2024年12月24日(星期二)9:00-12月25日(星期三)17:00


家长登录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www.xckszx.com),点击“小学入学一一公告通知一一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转学审核系统”,扫描页面二维码,点击进入查看结果界面,根据提示进行学生信息验证,查询转学审核结果。


结果查询为“审核通过”——

即为符合西城区接收转学条件,请家长耐心等待转入学校电话通知,根据学校要求办理转学手续。


结果查询为“审核不通过”——

即为不符合西城区接收转学条件,请继续在原学校就读。

办理转入手续

西城区教委学籍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政策和学位情况落实接收学校,并由接收学校通知学生家长办理转入事宜(本学期放假前一周之内完成,请家长保持系统内填报的北京手机号联络畅通)。


学生按接收学校通知要求按时到校报到,并按学校要求做好相关准备。由接收学校为学生办理电子学籍流转手续。




三、有关说明

1.转入仅限小学三、四年级。


2.各年级均不办理区内转学。


3.目前西城区各学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学位不足的情况,转入学生将根据各学校空余学位情况,在全区范围内安排就读学校。


4.已通过转学审核并已安排转入学校的学生,如放弃本次转学,西城区将不再接收其新的转学申请。


5.学生家长在上传审核材料时,必须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转学审核系统”,按照系统要求上传清晰可辨、真实有效的审核材料原件照片(可将审核材料原件放置在实物背景上逐页拍摄后上传,请勿上传扫描件)。


6.申请转入西城区就读的学生家长,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实申报转学审核所需材料。对于弄虚作假、伪造相关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相应转学资格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7.政策咨询电话:010-66007070、010-66151858;技术支持电话:010-58103818。


来源 | 首都教育

责编丨徐靖程

复审丨唐莉莉 终审丨张雪莲、李培




作者: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