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有“电流指纹”?怀柔破解入户充电问题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2024-12-18 16:53 语音播报

城事

为有效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等问题,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的赋能作用,怀柔区消防部门立足辖区实际,积极争取街道乡镇支持,在全区推广电流指纹监控技术

在前期试点工作中,消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城管执法部门选定村民自建出租房集中的南关村和潘家园村,安装电流指纹监控装置和智能充电桩。

何为电流指纹?据介绍,正如每个人都有指纹,且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同样的,“电流指纹”也是如此,每根电路都有属于自己的画像。人的指纹可以用于身份识别,电流的“指纹”则是通过电流的频谱,结合深度学习的分析方法去识别用电器的状态。

通过在入户电表箱下游安装电流指纹识别装置,便可精准识别入户充电行为,预警提示三至五分钟后,将联动智能控制器强制断电。

电流指纹监控技术在两个重点村实施后,以往出租房屋拉线、飞线和室内充电的情况基本绝迹。运行以来,共监测到入户充电行为28次,电话告知预警28次,由村委会、房东实地查看、劝阻28次。因未在5分钟内解除充电联动断电9次,零误报、零火情,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下一步,怀柔消防将推动全区继续在城中村、人口倒挂村推广安装电流指纹识别装置,规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源头解决入户充电问题。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