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澳门学子黄文敏:愿学有所成后为澳门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实习生 姜宜芃

2024-12-19 13:45 语音播报

头版

今年11月,黄文敏参加第七届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  采访对象供图

“作为澳门青年,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澳门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当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两地的繁荣做出贡献。”澳门回归25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大三的澳门学生黄文敏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内地为澳门同胞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更多在内地求学的澳门青年能够学有所成,为澳门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文敏在内地出生,后来随家人移居澳门。刚到澳门时,她就被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与新奇氛围深深吸引。近些年,黄文敏见证了内地一系列支持政策给澳门带来的快速发展和数不清的机遇。高中毕业前夕,她做出了自己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

“我特别想看看北京是什么样子,想看看和作家笔下的北京有什么不一样。虽然妈妈舍不得我离开她,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要去北京上大学。”黄文敏坦言,当时不少老师和朋友都告诉自己,到内地读书会面临一些挑战,有不少需要适应的地方。入学后,她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内地的教育模式与澳门存在差异,尤其是数学课令她倍感压力,甚至一度使她产生了想要放弃的念头。由于学习压力较大,黄文敏平时很少和朋友出去玩,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黄文敏(前排左一)在澳门高中的毕业典礼上。  采访对象供图

“但当我静下心来认真想了想,自己来到这里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报考时我就已经听说内地的数学很难,但是我还是来了,因为我对自己抱有期望。”黄文敏说,在压力最大的时刻,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现在,大三的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内地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也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更好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

在黄文敏看来,自己的成长也离不开内地为澳门学子提供的有力支持和广阔平台。通过参加面向港澳台学生举办的研习营,她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当今国际文化交流的动态。11月初,作为10名澳门青年之一,黄文敏还有机会参与了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近距离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如何为世界带来机遇,极大地拓宽了视野。

展望未来,黄文敏希望还能有机会出国深造,之后能够回到澳门发展,为进一步改善澳门同胞的福祉而努力。她认为,目前澳门人才外流的问题比较突出,内地优秀人才也不断涌向澳门,澳门青年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黄文敏说,澳门回归25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在,澳门从以博彩业为主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不断迈进,既是澳门自身持续努力的结果,也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有力证明。“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青春之力为澳门的发展蓄力!”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