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昆明市锚定“六个春城”目标,全力壮大“三大经济”,把园区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阵地、主战场,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园区发展新动能,打造开放新高地,园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掌上春城推出“进企业 看变化——昆明园区经济澎湃新动能”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园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春城昆明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为园区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掌上春城讯 12月19日,昆明市融媒体中心“进企业 看变化——高质量发展看县区”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五华区南强街巷,这条3.5 万平方米的商圈逐步形成集传统建筑文化、美食文化、演艺文化于一体的昆明最强网红街区,最新数据显示,街区从业人员超3000人,日均人流量超4万人次,年营业额过3亿元。
“南强街历史文化街区”主要以清末民初的老宅院落为主,区域内不仅拥有具有典型地域历史意义的“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传统民居代表性建筑,还保存有基督教青年会、仁和祥宅院等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这里还留存着曲焕章伤科诊所、康宁书店等众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义和地域风貌特色的历史建筑。
如今,南强街巷已成为昆明城市休闲生活的名片,并先后荣获了“2016云南特色旅游新地标”“云南省特色美食示范街区”等荣誉称号。此外,在2019年,南强街还被评为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2021年,它又被授予了云南省休闲旅游示范街区的称号;而在2022年,南强街更是荣获了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的殊荣。
每周“南强—新华六点一刻”读书分享会、文化南强·优秀文化启智润心文化项目落地、南强88号剧场特色庭院剧场演出近300场……近年来,五华区按照“融合历史文化资源,契合居民群众需求,顺应文化发展脉络”的工作思路,有步骤、有计划推进南强街巷文化空间节点的文化提升和文化改造,在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地标重塑的同时,推动文产深度融合。
谈及“文产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南强街巷负责人何云生介绍,街巷通过打造公演舞台、南强茶座等文化空间,让文化元素遍布街区每一寸。乐队、舞蹈、脱口秀演出的演员与群众的互动成为常态,“在南强街赴一场演出”成为不少游客选择南强街的理由之一。
哪里是昆明的“深夜食堂”?“在这短短800米的街巷里,你能够品尝到傣族的香茅草烤肉、佤族的稀豆粉粑粑卷、白族的乳扇等多民族美食。”何云生介绍说。走在南强街巷上,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诱人的烤串、热气腾腾的火锅、香味扑鼻的咖啡馆……每一种美食都承载着云南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底蕴。
这条街一家香茅草烤肉已成为南强街夜市热门摊位之一,“我们从晚上十点半就开始营业,经常有带着攻略慕名而来的游客,边聊天边烤肉,营业到凌晨一点半是常有的事。”牛上喜烤肉店长介绍道,市场管理方也经常组织演员、歌手来演出,这无疑为摊位招揽了很多生意。
南强街巷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互动为着力点,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为着眼点。护国街道着力加大“传统文化+现代商贸+旅游宣传”的跨界融合力度,通过整合资源,联动南强街巷持续在文旅宣传方面优化创新,打造出精彩的集市、民族风情歌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族市民和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了深度的交往互动。
下一步,五华区将继续围绕 “4+1”产业布局,以“人文五华”品牌为引领,聚焦大文旅产业全链条布局、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文化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等方面系统谋划,重点推进全区旅游产业高质量稳步发展,持续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掌上春城记者:史晓晖
美编:范婷婷
责编:毕群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晓雪
相关报道>>>
进企业 看变化|五华区:数字引擎赋能数字化转型
进企业 看变化|打通“最先一公里”!五华区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进企业 看变化|度假区以“9+1”文旅品牌 打造昆明核心旅游目的地
进企业 看变化|安宁: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推动工业立市提质增效
进企业 看变化|文旅+大健康开启安宁新产业增长动力源泉
进企业 看变化|阳宗海:以绿色转型擦亮铜铝深加工业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