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活大西山,海淀发布西山古道文化发展行动计划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2024-12-21 15:18 语音播报

城事

12月20日,首届北京西山古道历史文化发展研究及游径开发研讨会召开,海淀西山古道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发布,将通过举办寻迹古香道-京津冀国际徒步大赛、策划新时代海淀西山古道花会等行动,焕活大西山。

海淀大西山地区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共有89处文物,包括2处国家级文物和5处市级文物。如上香古道,在海淀西山范围内就有4条,尤其是其中的中北道,是慈禧为进妙峰山所建,民间又称金阶。这些古道和香会活动,在抗战时期成为地下交通员的掩护,他们借此运送物资、传递情报。法国友人贝熙业、英国友人林迈可、加拿大友人白求恩等都和这条平西地下交通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次发布的海淀西山古道文化发展行动计划涵盖六项内容:通过成立西山文化研究智库,编制《红色西山》《西山非遗文化》《阳台山传说》专题书籍;提升打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平西地下交通线-古香道专题展览;开展古茶棚文化发展计划,恢复古香道原有茶棚遗址、遗迹,兼具文化展示和休闲驿站功能;开展寻迹古香道-京津冀国际徒步大赛;策划新时代海淀西山古道花会,传承民间非遗文化;开展新时代古道山林文化节,示范打造科技赋能文化新场景,打造新时代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此外,为提升文化研究能力,海淀区苏家坨镇还成立了海淀西山文化研究智库。苏家坨镇党委副书记李俊吉表示,苏家坨镇将积极挖掘和培育西山古道文化,借助智库“外脑”对古香道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在保护古香道本身的同时改善提升环古香道周边环境,通过重要节点、民俗活动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AI、VR等科技成果的应用场景,更好地挖掘、展现大西山的文化价值。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