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京津冀发生这些大事(2024年12月22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悦

2024-12-22 08:04 语音播报

热点

▶ 北京人才总量全国城市第一

日前,2024新时代人才强国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论坛发布了《北京地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23)》《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24)》,2023年北京人才总量802.9万人,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人才红利逐步取代人口红利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详情>>

▶ 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研发快步走

当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产品,正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源源不断产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围绕氢能、储能等领域推进底层技术攻关,推动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部件研制及示范应用,促进未来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详情>>

▶ 北京:海淀大悦城开门迎客

昨天,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商业新地标、与故宫北院区隔岸相望的北京海淀大悦城正式开业。海淀区同步启动“2024北京消费季·悦动海淀”系列活动,在元旦、春节两节临近之际,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消费体验。详情>>

▶ 北京中轴线添亮点 560余岁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开放

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再添新看点。昨天,冬至,历时近30年腾退修缮,560余岁的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向观众敞开大门,成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一部分。由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农坛的最后一个古建筑群开放了。详情>>

▶ 津兴城际一年发送旅客152.3万人次

12月18日,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周年。一年来,津兴城际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152.3万人次,单日发送旅客最高达0.97万人次,安排开行旅客列车也由开通初期的每日8列增加到目前每日最高18列。详情>>

▶ 交通一体化进一步拉近京津两地时空距离 “双城记”带来发展新动能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十周年。今年,京津两地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入,交通一体化拉近了时空距离,持续发力的“双城记”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新动能。详情>>

京津冀奏响冬季文旅融合“交响曲”

昨日正值冬至节气,天津蓟洲国际滑雪场里游客络绎不绝,“燃情冰雪·品味民俗”京津冀冬季旅游文化季启动仪式暨京津冀雪上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办,北京市平谷区、天津市蓟州区和河北省兴隆县的文化旅游部门齐聚于此推介三地冬季文旅资源,两名速度滑冰国家级运动健将被聘为“蓟州区冰雪旅游形象大使”。详情>>

天津至札幌国际航线复航

12月20日,随着GS7971航班从天津滨海机场起飞,由天津航空执飞的天津—札幌客运定期航线正式恢复运行,进一步优化天津市通往日韩方向的航线网络。详情>>

打开河北冰雪经济的流量密码

随着冰雪运动“热”力四射,河北省冰雪经济也由过去的冰雪旅游单链发展格局,向器材装备、竞赛表演、冰雪培训等全链条发展格局转变,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详情>>

世界最大吨位运架一体式架桥机在河北秦皇岛下线

12月19日,由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吨位1100吨运架一体式架桥机正式下线,不久将发往韩国。该设备是天业通联公司历时半年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1100吨级铁路架桥机,仅由一台主机即可实现提梁、运梁、架梁作业,架梁作业过程不需采取任何锚定措施。该产品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详情>>


编辑:赵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