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科学节”闭幕,近300名学生获优秀创意奖
2024-12-23 14: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2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科学节”闭幕会在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朝阳分院、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白家庄小学共同承办,旨在更好地展示和总结朝阳区在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做法。

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朝阳分院副院长唐大友从“朝阳科学教育速度”“朝阳科学教育模式”和“朝阳科学教育质量”三个维度,阐述了朝阳区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他表示,2024年朝阳区不仅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朝阳分院,为全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组织保障,而且在全市最先颁布“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通过六大行动及 20 项任务,迈出了教育部首批全国科学教育试验区先行先探步伐。此外,先后举办了“人工智能”素养营、数学营和科学营等特色培养活动,为全区科学教育助力。

据唐大友介绍,瞄准“未来科学家”这一培养目标,朝阳区以“四节”“两营”“三平台”为载体,坚持连续培养、综合培养、跨学科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不断优化科教资源配置、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数智赋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营造了浓厚的科学教育文化氛围。

在工作交流环节,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校长安海霞从学校整体角度,介绍了开展科学教育的具体做法;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地理教师韦小艳结合学科特点,分享了如何在学科学习中做到协同创新;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科技主管王琳娜围绕学校的PDC教育理念,对学校开展的“科学教育项目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进行了说明。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学生刘恩琦、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学生周暄程、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学生蒋承翰先后分享了他们在参与科学教育实践中的成长和收获。中科院自动化所教授赵晓光对学生们的表现高度认可。她指出,在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活动现场,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孙迅与北京科学中心签约,为热爱科学的朝阳学子又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同时,“科学节”上获得最佳创意奖、优秀创新奖的近300名学生获颁证书。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朝阳分院常务副院长徐志辉强调,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朝阳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朝阳模式,在“五宜”朝阳工作精神的指引下,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现、培养和评价工作,为培养“未来科学家”赋能。

(文/本报记者 凌月云;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