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太行革命老区精神,推介长治红色文旅资源,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长治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红色文化宣传周系列活动,期间,黎城县举办了“太行精神耀千秋 红色黎城在北京”主题展览。
红色文化是黎城最靓丽的名片,黎城是革命老区是太行山最早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
▲中共太行区党委部分委员合影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黎城是晋东第一个开展游击战争的县,1937年底即成立了抗日地方武装,是晋冀唯一从未建立日伪政府和维持组织的县,是全太行山乃至全国共产党完整持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县。
1937年11月,八路军工作团抵达黎城,成立中共黎城地方组织,11月18日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在太行山第一次实现了共产党的完整执政。黎城成为了太行区实现一府执政、完全执政、连续执政的红色政权县份,成为太行山乃至全国唯一的抗日中心县、实验县、完整县、 模范县。八路军将黎城作为抗战的大本营,并在太行山上成功地站稳了脚跟。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师部、冀太联办、抗大总校、冀南银行、八路军军工部等众多党政军经首脑机关曾在这里长期驻扎活动。
▲1938年,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来到太行山,指导创建根据地的工作。
▲卫生材料厂六周年纪念合影
川军在这里打响了晋东南抗日第一仗。八路军129师在这里决策指挥了神头岭伏击战和响堂铺伏击战,进行了“黎城整军”,将129师锻造成了“铁军中的铁军”。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在黎城先后策划指挥了长邯大道破击战、平汉线破袭战、白晋线破袭战、百团大战、磁武涉林战役、黄崖洞保卫战等重大战役、战斗。冀南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前身之一,是新中国金融摇篮。1938年至1943年,八路军总部在黎城广志山设立后方医院,是太行山根据地最大的野战医院。1939年,129师太行和利华两个制药厂随军进驻黎城工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柴胡注射液。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生产单位黄崖洞兵工厂是八路军太行军工领导中心、八路军兵工生产起源地和最大最重要的生产基地。1941年11月,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以敌我伤亡6:1的战绩创“抗战以来最为辉煌战例”。
▲德国医生曾在黎城医治伤员
▲1938年,邓小平在黎城县向部队作战前动员
▲边区政府副主席戎伍胜在群英大会上宣布太行区1945年的生产计划
抗日战争时期,黎城人民参军入伍6000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7万多人,支前参战2万余人,为国捐躯英烈2000多名,群众死伤7000余人,写下了一曲曲声振太行的铁血壮歌。
黎城现有重点红色遗址558处,涉及150个村,被誉为 “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
▲为支援全国解放,太行区大批民工及部分干部随刘、 邓大军南下
▲1944 年 11月,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在黎城南委泉村召开。图为大会会场
▲1945 年 8月 25日,刘伯承 (站右四)、邓小平 (站右五)等从延安飞回太行区,部署上党战役。图为在长宁机场下飞机后的合影。
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在黎城北社村召开,确立了 “建军、建党、建政”三大建设任务和统一晋冀鲁豫抗日战略区决定。1943年5月22日,黎城军民打退了日军对黎城发动的最后一次大“扫荡”,率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局地胜利。1944 年11月八路军总部与北方局在黎城县南委泉村召开 “太行第一届群英会”,表彰奖励杀敌英雄和劳模。黎城的长宁机场是根据地除延安外唯一的飞机场,1945年8月25日中共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空中将帅转移 “长宁空运”,对加速全国解放、建立新中国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书画作品
▲郭雅敏《黄崖洞华儿垴三勇士》
▲郭雅敏《壮美太行》
来源:黎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北京石景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