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07:00
今天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长城都是完成式的:敌台和墙体连在一起,分不清是先砌的墙还是先修的墩台。在北京延庆和河北怀来境内,有一段史书中称之为“南山联墩”的长城,为我们展现了一种过渡时期的长城样貌。
南山联墩是明嘉靖三十五年,为填补宣府镇和昌镇之间的防区漏洞修筑的一道防线。从今天河北怀来的龙宝山村一直到北京延庆区四海镇的火焰山营城附近,共有709个墩台,墩台间距150米到200米左右,符合明代火器射打的要求,可以构筑交叉火力网。
延怀盆地南侧有南山联墩,北侧有怀来老城和土木堡,南山联墩南侧还有明长城主线,多道防线相互应援。史料记载,南山联墩中间还有虎尾小墙,可以阻滞敌人。时至今日,延庆八达岭镇西拨子村以东的墩台间补砌了高大的墙体,联墩的形态已经不典型了。
南山联墩的存在告诉我们,长城的修建可以先立墩,再聚点成线,构筑起一条完整的防线。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大量修筑空心敌台。空心敌台鳞次栉比,形成了中国长城最典型的遗产景观。
【长城有故事·延庆篇8】
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