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亮相2024年度河北省考古成果交流汇报会。
本次交流汇报会由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科研院所、高校及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
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城市考古到石窟寺调查……2024年,活跃在燕赵大地上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探寻河北古代文明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会议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张霄宇 摄
阳原县新庙庄遗址
位置:河北省阳原县新庙庄村
2024年发现多种不同石器技术类型遗存,为探索华北地区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变与现代人起源提供系统材料;发现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阶段的石器加工厂,揭示古人类热处理石料的遗迹,为探索华北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阶段古人类石器原料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资料;发现丰富用火遗迹遗存,为探索华北地区晚更新世初期阶段人类的系统用火行为提供重要资料。
阳原县新庙庄遗址。
平泉市东山头遗址
位置: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台头山乡大营子村
东山头遗址墓地、祭祀与推测的生活类遗址共处一地,体现红山文化末期遗址的居葬关系,是河北红山文化考古的重要发现;墓葬土圹、石棺的规格和出土器物的差异,体现了该遗址出现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为全面认识、阐释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墓葬出土玉器具有源头指向,实证西辽河文明对长江文明的影响;墓葬随葬品玉器和陶俑的组合,是红山文化墓葬考古的首次发现,是其随葬品组合的新形式,也是“坛、庙”之外“冢”内首次发现陶塑作品,反映了红山文化葬制的复杂性及其演变的新动向;陶塑人俑以写实手法制作,是目前考古发掘发现的最完整、最具“人性化”的红山文化站姿陶俑,对我国雕塑史、服装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平泉市东山头遗址。
宣化郑家沟遗址
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南隅塔儿村乡郑家沟村
郑家沟遗址积石冢是首次在远离红山文化核心区域的冀西北地区发现、发掘的红山文化典型遗迹,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为研究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范围、丧葬祭祀习俗、社会文明化进程以及辽西地区与冀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互动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宣化郑家沟遗址。
邯郸赵王城遗址
位置:河北省邯郸市
夯土台下发现并确认存在大型墓葬等重要遗迹,根据保存较好的础石埋藏情况和同时期墓葬构筑方法,推测均为暗础载柱,仅存柱子底部础石。
此为赵王城内首次发现,对于赵王城考古来说属于重大发现,为研究赵王城遗址的城市规划布局、营造理念和东周城市演进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资料。
赵王城遗址。
东垣古城遗址
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
2024年对主体建筑基址重点揭露,明确了殿堂基址规模和等级;对夯土基址区布局进一步探索,发现较为复杂的排水系统;对夯土基址区布局、年代和性质有了新的认识。
东垣古城遗址。
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西门和核桃园北齐佛寺遗址
位置: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该门址不仅是邺城遗址首次发现,也是中古时期继北魏洛阳城间阖门之后再次发现保存极为完整的宫门遗址。对于深入了解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布局、宫禁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宫城建筑格局和宫门形制演变等均具有重要学术意义。通过发掘核桃园北齐佛寺,确认了殿址的位置、规模及其与周围附属建筑之间的衔接关系,为认识核桃园北齐佛寺平面布局特别是轴线院落之组成与结构提供了重要信息,为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展示与利用打下了重要考古基础。
北齐宫城西门遗址。
核桃园北齐佛寺遗址。
(记者 廉明坤 张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