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院十年来成功审结多起全国首例案件和有影响的案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林靖

2024-12-30 14:38 语音播报

头版

作为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划法院和北京市首批整建制综合改革试点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十年来不断探索跨区划法院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共审结各类案件45584件,管辖格局持续优化,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北京国际商事法庭、环境资源审判庭相继在该院挂牌成立,涉外审判、行政审判、环境资源审判、涉互联网案件审判、走私类案件审判、涉铁路案件审判已成为该院独特的职能优势。

北京四中院院长单国钧在30日的新闻通报会上介绍,挂牌成立十年来,该院成功审结多起全国首例案件和有影响的案件,妥善审理涉中轴线申遗、大兴机场建设、副中心建设等一系列疏解非首都功能重大项目案件。去年挂牌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进一步创新公益诉讼案件裁判方法,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贡献司法力量。该院办理的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第四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司法案例、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

此外,该院还深度运用“云谈话”“云庭审”、电子送达等方式妥善审理各类案件;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及智能化辅助办案系统建设,研发AI助手人工智能系统,搭建全市首家司法数据中台应用体系及涉外案款发还机制,完成首例跨境当事人网上立案,顺利实现全市首例以线上方式通过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直接发还案款人民币三千余万元。

作为改革法院,北京四中院护航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不断深化具有跨区划法院特点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开展立案登记制改革,积极探索完善有效规制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违法滥诉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加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力度,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健全完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该院依托“特、精、专”型审判格局,涌现出众多促推社会治理、对标国际规则、体现职能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示范效应和标杆效应的机制做法及典型案例。该院办理的天津环保上诉案、“执调”联动多元解纷案、非洲电站建设工程案、5亿行政补偿案、诉讼中修复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影视会员超前点播案等案例,具有鲜明的跨区法院特色,涵盖了该院在实施涉外商事审判精品战略、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发展要求、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以裁判树立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等多方面的有益做法。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