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10:54
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我们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民声频道、《政府与市民》版、北京民声微博等渠道,联合政府部门共同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北京民声,民生北京。您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这里,我们架起沟通的桥梁,相关部门答疑解惑及时响应市民期盼。百万文字和海量视频的背后,是首都党报为市民服务的初心。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会一直为您守护。2025,一路同行!
通行顺畅
优化方案兼顾通学与停车
通学公交车缓缓驶入西甸路瑞湾家园公交车站,在乘务员的护送下,“小豆包”们安全下车,在车前等待的是孩子们的家长。这样的场景看似寻常,但在朝阳区孙河组团地区,能让通学公交车顺利进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今年5月,本报报道了该地区的停车难题,路侧停满的私家车让通学公交车根本进不了站。报道后,本报持续关注,联合属地孙河乡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直至难题得到解决。
孙河组团地区是属地孙河乡的居住密集区之一。整个地区道路的设计先天不足,路侧均未施划停车位,加之历史遗留问题,道路的设备设施尚未通过验收,违停抓拍设备不足,大量居民把路侧区域当成了免费的“停车场”。久而久之,路侧停放的车辆越来越多,甚至要停上两到三排。通学公交车车站被堵,车辆进不了站,孩子们只能在机动车道下车,再穿过非机动车道才能上人行便道,这是家长们每天最不放心的事儿。
本端报道后,属地孙河乡政府积极研究优化方案,同时联合朝阳区交通委、亚运村交通大队等各相关部门多次研讨,细致分析居民停车需求,计划为孙河组团地区设置合理的路侧停车位。
从5月起,社区也开始摸排百姓的停车需求,得知除了地区居民有停车需求外,更多的需求是访客停车位。在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后,究竟是在地区道路全面施划路侧停车位还是在部分道路增加停车位成为各方商讨的核心。
研判发现,如果在整个地区的道路路侧都施划停车位,整体交通组织设计将面临一场“大手术”,如果想符合施划标准,甚至部分道路需要拓宽、路口需要改造,耗资巨大且耗时较长。最终,在小区密集地区的道路路侧施划部分停车位成为最优方案,这不仅能加快改善停车乱象,同时也能尽快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在孙河组团地区,居民住宅的分布北少南多,属地根据这一特点,以西甸路为轴,在该路及周边支路的路侧合理规划停车位。截至今年7月,路侧规范停车位共施划300个,随后又根据百姓的反映,路侧停车位最终增加到450个。根据属地测算,这个数字可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当前,居民正在逐渐适应路侧规范停车,属地正在研究路侧停车的精细化管理,相关各方也仍在持续推动道路设备设施的验收工作。
路侧停车规范了,通学公交车站不再被违停车辆挤占,孩子的家长看到这样的变化非常高兴。一位家长说,能有这样可喜的变化,要感谢北京日报的持续关注,记者一直采访跟进,调查和记录每个阶段的难题和推进的过程。同时更要感谢属地及各相关部门,大家合力推动才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
亲人团聚
辗转多地为抗洪烈士寻亲
时隔62年,78岁的侯岩茹再次听到哥哥侯岩芳的消息,眼里泪光闪动。自从侯岩芳参军随部队前往海南岛,侯岩茹再也没见过哥哥。“感谢北京日报的记者多方找寻,告知了我哥哥的安葬地!”为此,侯岩茹亲笔写下感谢信,向报社和记者表示感谢。
今年3月,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发布了103位烈士信息,面向社会为烈士寻亲,北京籍烈士侯岩芳就是其中之一。本端记者看到相关消息之后,立即着手为侯岩芳寻亲。从籍贯入手,记者得知烈士曾经居住的村子已经拆迁,通过大量查阅资料,探究行政区划沿革,记者锁定了烈士籍贯应该位于如今海淀区曙光街道。在曙光街道的协助下,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走访老人,随后记者又辗转海淀、昌平、朝阳等地,终于找到了侯岩芳烈士的二哥侯岩明、妹妹侯岩茹。
据90岁的侯岩明介绍,他曾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往海南,去寻找侯岩芳的墓地。通过多方打听,才知道弟弟埋在了一座荒山。但由于当时交通、通讯不便,侯岩明早已记不得弟弟的具体埋葬地。当记者把侯岩芳烈士墓所在的烈士陵园地址告诉侯岩明、侯岩茹时,他们才终于知道侯岩芳如今已由荒山迁移至烈士陵园安葬。“多亏了你们告知,我们才又知道了侯岩芳的安葬地。”侯岩茹一边说着,一边逐字记下烈士陵园的具体地址,“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带着孩子,去看看哥哥,我们再也不怕找不到路了!”
为了还原侯岩芳烈士更多的生平,记者找到了其战友写的回忆录。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侯岩芳所在的部队在五指山修路架桥。有天夜里,突遇台风袭击,造成山洪暴发。原本侯岩芳正在写一封家书,只写了几行字,就冲出去救人了。侯岩芳拼命想把一位孕妇救上岸,但突然涌来的洪峰,一下子把两人都卷走了。当记者向侯岩明、侯岩茹核实时,他们才得知侯岩芳还有一封没有写完的家书。这封未完成的家书,注定成了永远的遗憾。但令人欣慰的是,成功寻亲后,亲情的“家书”将得以续写下去。
污染治理
400余亩受污染土地获新生
在房山区韩村河镇小次洛村西北,有一片面积达400多亩的土地,村民世代耕种。2004年,村民为发展经济,将土地流转给村委会。此后,村委会又流转给私人挖窑烧砖。令村民们意外的是,为了烧砖,工厂就地取材,大肆破坏土地,而且还将硼土、建筑垃圾等埋进地下。痛心于土地没有被善待,2006年起,村民们便奔走投诉,希望制止毁地行为。可是,投诉信发出了数千封,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本端记者多次赶至现场调查土地问题,走访村民,联系村镇及相关部门。为能最终解决问题,记者还联系了多名律师及专家,探讨400余亩土地的出路。
解决小次洛村的土地问题一波三折。当地曾拆除了地面违建,对地面垃圾也进行了清理,但相关部门在仅清理了土地表面垃圾后,又种上了树。因地下深埋着建筑垃圾,在建筑垃圾上种树很难成活,故新植的苗木又出现了大批死亡。记者再次深入现场追踪调查,推动相关部门对“看不见的问题”进行整改。
今年10月30日,《痛心!数百亩土地成了垃圾场》一经刊发立即引发各方关注。20余个部门介入进行全面整改。位于地块表面的违建大楼、平房、拆车场及围挡被全部拆除,挖掘机等施工机械进场,深挖、清走了全部建筑垃圾。
环境改善
“双不管”小区变齐抓共管
12月6日,居民张先生来到北京日报社,把锦旗送到记者手中,脸上喜气洋洋。“感谢北京日报推动解决我们小区的失管问题,最近小区里有了新气象,我们太高兴了!”
张先生家住春泽北院,由于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地处丰台,房本却属大兴,房地不一、两区共管,导致小区出现一系列管理错位与缺失。今年10月本端刊发《“房地不一”小区陷入“实际失管”》,反映小区道路坑洼、停车混乱等乱象,公维金难启动、业委会难成立等问题,呼吁两边属地加强沟通协作,切实解决百姓诉求。
报道刊发后,这一“双不管”小区的面貌迎来大变化。丰台区相关部门及属地花乡街道多次到现场召开调度会,找准问题症结,明确将春泽北院小区纳入明春苑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同时,探索采取“共管会”模式,强化两区协同,在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推动春泽北院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目前,小区共管会已成立,由丰台区和大兴区工作人员及居民代表共同组成,就民意收集反馈、跨区疑难问题定期协商。
一个多月以来,许多改变“肉眼可见”——破损路面完成整体修补,坑洼路面基本恢复平整;12盏新路灯安装到位,正通电试运行;新增的30个充电端口已经面向居民提供服务;街道、社区与学校召开现场协调会,高峰时段增加疏导力量,缓解上下学交通拥堵问题;通过优化调整小区停车管理,停车难题也在逐步改善。
一直以来,小区公维金因涉及跨区,难以启动。目前花乡街道已向丰台区房管局行函,申请协助将其公维金从市资金管理中心大兴管理部调整至丰台管理部,以期彻底解决维修资金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