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制假钞窝点被端!数百万假币竟出自三个“00”后之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莹

2024-12-31 12:26 语音播报

城事

岁末年初,集贸市场、小超市、小饭馆等场所,现金交易频繁。尽管此前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用纸币的人越来越少,但假币犯罪并没有消亡。

记者近日获悉,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今年成功打掉一全国大型制假钞窝点。制假者竟然是三个“00”后年轻人,他们通过PS修图打印假钞,肉眼看上去竟能以假乱真。下游使用假币的犯罪嫌疑人则专挑习惯用现金的老年人和防备性不高的小店铺下手,以卖菜为掩护,用假币掉包老人的真钱,或拿着大额假币去小店铺小额消费“以整换零”。

警方提醒市民,在日常使用和收取纸币时,切莫放松警惕,可通过一转二摸三透光“三招”即可识别假币。

案情

多起假币报警指向“卖菜车”

冬日的早上,天刚蒙蒙亮,郊区一处农贸大集已经开市。“土豆、豆角、西红柿,十块钱一大包……”大集外的一辆菜车旁,一对菜贩夫妻正向过往大爷大妈卖力推销。

一位大妈选中了一袋蔬菜,随后从钱包中掏出一张10元纸币交给菜贩,菜贩接过钱,看了一眼:“你这钱缺角”,指了指钱上破损的一角又还给老人,直至老人掏出一张100元钞票交给对方,菜贩夫妻先接过百元现金,接着又说没钱找零,将百元钞票还给了老人。

“看来他们换成了。”看到菜贩这一番换钱的操作完成后,几位便衣民警立即上前将菜贩夫妻围住,从他们身上查获了几张百元假币。此时,老人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百元钞票已经被掉了包。

原来,在此前的几个月,本市接报了多起假币警情。报案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在警方回访调查时,老人们大多反映曾在一个流动卖菜车用现金买过菜。

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通过对全市发案进行串并分析,调取监控录像侦查,终于发现了这辆流动卖菜车的踪迹。

“这对夫妻开着农用车在多个郊区和城乡结合部流窜作案,通常选在农贸市场附近摆摊,以低价销售蔬菜吸引老年人。”经侦总队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买菜时,老人通常会先拿出一二十元的小额纸币,嫌疑人在接过钱的一瞬间,用专业手法迅速将纸币“撕角”,再以破损为由让老人换钱。等到老人拿出百元纸币,两名嫌疑人互相打掩护,用假币将老人的真钱掉包。面对嫌疑人的“专业手段”,没有防备的老年人很难发现破绽。等到再次用钱发现假币时,嫌疑人早已逃之夭夭,踪迹难寻。

“比起只用移动支付的年轻人来讲,很多老人还习惯用现金。因此,目前假币犯罪主要坑害的群体就是老年人。”办案民警说。

大额假币专找“小店”消费

在经侦民警近期打击的另一起典型案例中,拿着假币坑人的同样是一对夫妻,只不过他们盯上的是缺乏防范意识的小店铺。

民警通过监控录像发现,这两人骑着摩托车沿街寻找下手目标,他们先是到一家生意红火的奶茶店,店员一边给排队的客人点单,一边忙着做奶茶,接过嫌疑人的百元假钞后,根本无暇顾及验钞就直接找了钱。

接着,两人又看另一家小店里的店主正在全神贯注地刷视频,于是如法炮制,以整换零,又花了一张百元假币。第三家是个小超市,收银台没有验钞机,收银员拿着嫌疑人的假币对着灯光晃了一下,看到有水印便收钱找零。在短短时间里,两名嫌疑人就接连在3家店铺内成功作案。

接到报案后,民警经过调查,在嫌疑人的暂住地将他们抓获,并从床底、储物盒中查获上千元假币。

民警介绍说,在这类假币犯罪中,嫌疑人用百元假钞小额消费,以此换取真钱。被瞄上的店铺要么生意好,店员顾不上验钞,要么就是缺乏验钞设备,疏于防范,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追源

假币窝点藏身郊外民房

客户下单多少就打印多少

这些流入市场的假币从何而来?又如何能做到以假乱真?

“假币犯罪非常隐蔽,但也不是无迹可寻。纸张、油墨、防伪线等都是制造假币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民警告诉记者。

几个月前,北京经侦总队通过工作发现伪造货币犯罪线索,地点指向安徽某地郊外的几间民房。随后,京皖两地警方配合,打掉了这个大型假币制作窝点。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现场查获的数百万元假币竟出自3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之手。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个窝点只有3名犯罪嫌疑人,全是“00”后,没有正式工作,就以制假为生。他们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固定客户,用代号暗语发布信息,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为了逃避打击,该制假窝点采取定制化生产,客户下单多少就打印多少,迅速出货不留存。而且,不仅能制作百元假钞,连20、50甚至10元假币都能制作,还会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做旧处理。一张假币的制作成本仅几元钱,最终按十几元的价格出售。

“与前几年在与世隔绝的山洞工厂里使用模板印刷、集中生产假币不同,近些年犯罪嫌疑人年轻化趋势明显,制假技术门槛降低、筹备期短,在家族式的小作坊里打印假币,犯罪更加隐匿。” 民警介绍。

民警告诉记者,公众大都是通过看水印、看数字变色来识别纸币真伪,而这些制假分子已经能模拟真币的效果,在假钞上打印出若隐若现、看似水印的虚影,再加上选用的油墨也能显现出变色效果,因此虽然假币是打印出来的,但若不掌握识别纸币的技巧,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出来。

查获

营收款 压岁钱 都有假币身影

一张假币甚至经过数次流转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假币的“市场”逐渐萎缩,近两年本市假币犯罪警情和假币收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民警告诉记者:“两年前我们在外省查获一个假币窝点,起获假币数量高达4600万元,而今年打掉的全国最大窝点,起获假币就下降到200余万元。此外,北京地区各银行收缴假币的数量也大幅下降。”

但是,民警特别提醒,只要有现金流通,假币犯罪就不会消亡。正是因为大家用现金少了,反而容易对假币放松警惕。

“老百姓收到假币后大都是在下一次使用时,或者存到银行时才会发现。一张假币从犯罪分子手中流入市场到最终被收缴甚至能经过数次流转。”民警介绍,银行收缴假币的来源主要有小商户存进账户的营收款,还有父母替孩子存的压岁钱。被收缴时,被害人甚至都想不起在何时、什么机会下拿到的假币。

“虽然每起假币犯罪发案的金额都不算大,但是对于那些起早贪黑挣辛苦钱的农贸市场商户和小商业店主,特别是收入本就不高的老年人来讲,一两张假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会给他们的心理和生活造成较大打击。”民警表示,如果被害人不甘心自担损失,继续使用假币,就从被害人变成了违法者,会造成假币流通的二次伤害。

提醒

一转二摸三透光 三招教您识假币

为了让公众重视假币犯罪并提高防范意识,经侦总队常年与银行开展警企合作,在假币高发地区进行防范宣传或开展线上直播,传播识别假币知识。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对于纸币,有简单易行的三招识别法,即一转二摸三透光。

一转就是拿着纸币上下转动,新版人民币票面中间的面额数字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变色,100元、20元和5元纸币在转动过程中,数字由金色变为绿色,50元和10元纸币转动时数字由绿色变为蓝色。10元以上纸币右侧的安全线也可以变色。

二摸就是用手触摸票面,上面的国徽、中国人民银行、毛主席头像等图案都有明显的凹凸感,尤其是毛主席衣领处的凹凸感尤为突出,而嫌疑人打印的假币无法造出这种凹凸感。“现在很多人只看变色和水印,其实触摸是一种很有效的识别方法。” 工作人员介绍。

三透光就是将左侧水印窗位置进行透光观察,100元和50元的纸币能看到毛主席头像的水印,20元是荷花,10元是月季,5元是水仙。除了主席头像和花卉图案之外,水印窗下方还有对应的票面数额水印。另外,左下角的面额数字胶印对印图案,正反两面的数字通过透光观察也是可以非常精准重合的。

警方提示,目前犯罪分子使用假币主要是通过“撕角”调包、假币换零、借真还假等方式,请广大市民加强自身识别假币能力,提升货币防伪知识和技能,牢记钱币换手重验真伪。如发现制造、买卖、使用假币线索或收到假币,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