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08:10
▶ 见证五星红旗与新年的太阳一同升起 5.1万人元旦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1月1日早上7时许,日出东方,晨光熹微,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神州大地。天安门广场上,5.1万名市民游客满怀希望与憧憬,共同见证天安门地区2025年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远万里,跨越山河,观旗群众来自五湖四海,不时向天安门城楼眺望,只为等待国歌响起那“46秒”,广场上零下5摄氏度的低温,也挡不住大家观旗的热情。详情>>
▶ 登高迎新畅玩冰雪观展赏花 北京市属公园元旦迎来23.8万游客
元旦,天气晴好。北京日报记者昨晚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市属公园当天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北京市属公园冰雪游园会为市民增添节日冰雪乐趣,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在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公园里,冰雪活动受热捧,游客络绎不绝。详情>>
▶ 北京:元旦假期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60个重点商圈客流增长7.8%
2025年元旦假期,不少市民在家门口跨年,各大商圈人气攀升,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31.5%。北京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805.9万人次,同比增长7.8%。详情>>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主体基本完工
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再传捷报,2024年12月31日,工程如期实现主体基本完工建设目标。东六环西侧,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地上,一片片巨大的“京帆”屋盖轻扬于地面。北京日报记者从京投枢纽公司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站房区主体工程结构完工,“京帆”屋盖整体亮相,工程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全面展开,其中机电设备安装完成80%,装修完成70%。详情>>
▶ 海淀朝阳西城三区迁入通州企业数突破6700家
2024年,通州区区域协同中心持续发挥四区结对工作牵头作用,深化产业协同工作体系,从优化机制、强化项目、深化交流等方面入手,在承接中心城区溢出优质资源上跑出了“加速度”。1-11月,海淀、朝阳、西城三区迁入通州区企业数量6714家,其中三区政府推荐落地项目27个,各单位主动招商落地优质项目130个。详情>>
▶ 北京通州区正式发布运河大集logo 九个运河大集各具风情
新年伊始,北京通州区正式发布“运河大集”Logo,赋予运河大集鲜明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为人们熟悉的运河大集带来新气象,打造副中心新春文旅新“名片”。今年通州区共设置9个运河大集,分别为大运河新春游园会、永乐店大集、漷县大集、张家湾大集、西集大集、于家务大集、马桥大集、台湖大集、台湖演亦市集·公园里大集。详情>>
▶ 天津:跨年火了 解锁消费新密码
天津多个商圈、地标“人从众”,人潮齐喊“新年快乐”的场景刷爆了社交平台。数据显示,跨年夜期间,津湾广场累计人流数98624人次,乘坐摩天轮累计人流数超过3000人次。天津轨道交通当日全网客流达到281.7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跨年经济,烧热了2025年天津消费市场“第一把火”。详情>>
▶ 津产年宵花 热卖京津冀
眼下,正是各大年宵花种植基地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春节的脚步临近,市民们纷纷开始选购年宵花,在天津市各大花卉基地,能感受到浓厚的节前消费热潮。基地负责人介绍,进入2024年11月后,订单均来自京津冀地区,每天要卖五六千株花。详情>>
▶ 携手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六链五群”培育见行见效,230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这一年,河北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携手京津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详情>>
▶ 世界最大抽蓄电站,释放怎样超能量
2024年12月31日8时08分,随着最后一台变速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国网新源丰宁电站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这座世界最大“超级充电宝”正式满格运行。电站运行部负责人赵日升介绍,作为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上水库一次蓄满可储存新能源电量近4000万千瓦时,12台机组满发利用小时数达到10.8小时,是华北地区唯一具有周调节性能的抽蓄电站。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