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科普时间】冬日预警,别让关节炎成为你的“回头客”
2025-01-03 12:5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9岁的李先生是一名程序员,长期伏案工作,加班频繁,几乎没有锻炼。最近一个月,他发现自己的膝盖隐隐作痛,尤其是在加班后回家的路上,寒风一吹,膝盖就像被针扎一样疼。起初,小李并未在意,以为这只是暂时的疲劳所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越来越频繁,甚至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最终,李先生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他被确诊为膝关节炎。这个结果让李先生非常惊讶,因为在他看来,关节炎是老年人的“专利”,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也会中招。

冬季“冻”出关节炎,年轻人为何也不幸中招?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据统计,全球关节炎患者已超过3亿人,其中约1.5亿人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然而,近年来,关节炎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受到关节炎的困扰。在中国,关节炎的发病率约为13%,其中女性略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有关。

冬季是关节炎的高发季节。应急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大民介绍,骨科门诊冬季关节炎患者数量比平时增加了约30%-50%,在这些患者中,虽然老年人占据多数,但年轻人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尤其是像李先生这样的办公室白领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年轻人。年轻人得关节炎的原因多样,主要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用电脑或手机、缺乏运动导致关节僵硬;过度运动或不当运动方式造成的关节损伤;以及体重过重增加关节负担。此外,寒冷天气如冬季,若保暖措施不足,关节易受寒邪侵袭,也是年轻人关节炎发作的一个诱因。

冬季为何成为关节炎的“温床”?

关节炎容易在冬季发作,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寒冷刺激:冬季气温低,关节部位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关节滑液分泌减少,从而加重关节负担,引发疼痛。

湿度增加:冬季湿度相对较高,潮湿的环境容易使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水肿,加重关节疼痛和僵硬感。

活动减少:冬季人们户外活动减少,运动量下降,关节得不到充分的活动和锻炼,容易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进而加重关节炎症状。

免疫力下降:冬季气温低,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诱发或加重关节炎。

冬季关节炎发作,谁更容易中招?

老年人:老年人关节软骨退化严重,关节间隙变窄,容易受到寒冷和潮湿的刺激而引发关节炎。

女性: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和激素水平的变化,更容易受到关节炎的侵袭。尤其是在冬季,女性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和僵硬感。

办公室白领: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内,缺乏运动,关节得不到充分的活动和锻炼,容易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进而引发关节炎。

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关节磨损和损伤,冬季寒冷和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加重这些症状。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关节炎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更容易在冬季发作关节炎。

关节炎的类型与症状:你真的了解吗?

关节炎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功能障碍等。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关节炎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类型,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随着病情的加重,关节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甚至导致关节畸形。骨关节炎主要发生在负重较大的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和僵硬。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该疾病主要发生在手、腕、足等小关节,但也可累及大关节和脊柱。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表现为脊柱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较早,且病情容易进展。该疾病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和功能障碍。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与饮食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该疾病主要发生在脚趾、踝关节等下肢关节。

关节炎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有轻微的关节疼痛和僵硬感,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重者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学治疗关节炎:从药物到手术的选择

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关节炎及其类型。

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感,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IL-6抑制剂等,具有针对性的抗炎作用,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关节炎。

热敷:适用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冷敷:适用于关节炎慢性期或急性发作后的恢复期,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按摩:通过手法按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理疗:如超声波、红外线等,可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关节功能丧失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术和截骨术等。手术治疗可以恢复关节的功能和形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关节镜手术:通过关节镜进行微创手术,可清除关节内的炎性物质和增生组织。

关节置换术:用人工关节替换受损的关节部分或全部,恢复关节的功能和形态。

截骨术:通过截骨改变关节的力学平衡,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

关节炎预防策略:从生活细节做起

预防关节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关节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因此,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可以佩戴护膝、护肘等保暖用品,避免关节受寒。同时,要保持室内温暖干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

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减少关节磨损和损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既可以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又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但要注意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如太极、八段锦等。

合理饮食:饮食对关节健康也有重要影响。要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骨骼和关节的健康。同时,要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嘌呤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和海鲜等。这些食物可能加重关节负担,诱发或加重关节炎。

作息规律:要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关节炎的发生。同时,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或久站等。这些不良姿势可能导致关节负担加重,诱发或加重关节炎。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关节病变和异常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关节部位的检查。如果已经出现关节炎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保护关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节的保护。避免关节受到外伤或过度劳损。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要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减少关节的磨损和损伤。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加速关节磨损和损伤。因此,要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减轻关节的负担。

专家出镜

王大民,应急总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兼外科门诊主任,骨科主任医师。主要擅长脊柱、关节及创伤等疾病的治疗,在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颈肩痛、腰腿痛等方面也有着独到诊治经验。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社会兼职:北京市朝阳区伤残鉴定中心专家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创伤学组常务学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灾害医学与应急救援教程》编委;国际灾害生命支持基金会成员。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策划:融媒体中心

作者:莫鹏

审核:王大民

监制:彭雪征


作者:

应急总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