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7 22:04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西藏定日6.8级地震灾害,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记者从应急管理部减灾中心卫星应用部了解到,通过卫星图像对比,震区大量房屋倒塌。
地震源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
近几日仍存在发生有感地震的可能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此次地震进行研究分析,定日6.8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地块内部,距离地震最近的断层为登么错断裂,距离约11公里,震源机制为拉张型破裂。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地壳缩短增厚和广泛的高原变形,是控制中国大陆西部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机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同时受到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拉张应力作用,高原内部发育有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的两种典型断裂。在这种强烈地壳形变作用下,拉萨地块及周缘断裂带活动尤为强烈。1950年以来,拉萨地块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1次,最大为2017年西藏米林6.9级地震。因此,此次地震属于拉萨地块的一次能量释放。
一般来讲,一次较大地震发生后,在其震源区及邻近区域会观测到余震活动,这些余震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减弱,过程中也会存在起伏活动。因此,原震区及附近地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有感地震的可能。
呼吁:请谨慎前往西藏震区
鉴于当地高原高寒环境对震后救援带来的极大挑战,《中国应急管理》杂志呼吁,社会救援力量和普通民众一定要客观评估自身救援能力和装备保障水平,谨慎前往当地参与救援。
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当地平均海拔4300米。震中20公里范围内有3个乡(镇、街道)驻地、27个村,人口约6900。
国家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高海拔救援专题调研,高原高寒环境对救援带来极大挑战。
高原高寒环境易引发缺氧、失温等症状,严重时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高海拔环境具有低氧、低压、低温以及独特的生态系统,海拔每升高100米,含氧量下降0.16%、气温下降约0.6摄氏度。高海拔地区本身就缺氧,低温会加剧人体缺氧的症状,干燥的环境容易使人体组织脱水,影响细胞活性,而强紫外线又会进一步使蛋白质失活。这些都对救援人员感知觉、记忆力、思维、注意力、人体机能系统等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救援行动中,人体消耗能量巨大,一旦防寒保暖措施不到位,便会引发失温症。
高原高寒环境易造成车辆装备故障,导致无法正常使用。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降低,空气密度减小,车辆装备发动机的功率降低、油耗增加、点火延迟、发动机过热、形成气阻等原因,会造成装备动力直线下降。低温对车辆装备的蓄电池、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等重要部件的影响很大,还会造成金属材料脆性断裂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车辆装备无法正常使用。
此外,高原高寒地区往往地广人稀,物资相对匮乏,前往救援其心可嘉,但不具备相应条件就贸然前往,则极可能反而影响救援工作,请慎之又慎。
全线交通管制
社会车辆请勿驶入
日喀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1月7日发布公告,为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现决定对G318、G219部分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一、管制路段
1.G318桑珠孜段K4872处(曲美乡三岔路口)至定日县。
2.G219定结段K4737处至定日县
3.G318线聂拉木段K5218处至定日县
二、管制时间
自即日起至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具体解除时间将另行通告。
三、管制措施
1. 除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应急救援车辆、运输抗震救灾物资车辆以及指挥车辆外,其他机动车禁止进入管制区域。
2. 管制区域内的客运车辆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营线路或暂停运营,请广大市民提前规划出行路线。
四、温馨提示
交通管制期间,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官方媒体发布的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