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召开2025年演出剧目新闻发布会
2025-01-08 20:0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新年伊始,北京人艺召开2025年演出剧目新闻发布会。回顾2024年全年的演出与活动,同时正式发布2025年全年演出计划。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出席,副院长秦新春主持发布会。

2024年北京人艺以“骆驼坦步”之姿,坚持传统,传承经典;以“龙马风神”之势,锐意创新,开启新篇,向观众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全年累计上演剧目35部共计509场,涵盖古今中外各类题材的原创作品与经典再现,满足观众观演需求,持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

2025年,北京人艺将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落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演艺之都”建设及“大戏看北京”任务要求,推出一系列优质的剧目和丰富的活动,与观众一起拉开大幕,开启新一年的共同创造。

新创剧目

重点、亮点贯穿全年

最受关注的新排剧目,今年仍然是重磅出击。从经典恢复,到原创新排,每一部都看点十足。

首先,今年首部新排作品,冯远征导演,陆璐、杨明鑫、金汉、周帅主演的小剧场剧目罗慕路斯将在1月18日与观众见面,与观众在“游乐场”中,感受一出“严肃”的喜剧。

今年“北京人艺经典恢复计划”正式启动,计划在近三年内,每年对1-2部经典剧目进行重排,恢复上演。今年的首部恢复剧目是《风雪夜归人》,这部由戏剧家吴祖光创作于1942年的经典剧作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人艺上演,此次全新阵容,现代演绎,将让这壶陈年佳酿更具时代味道。本剧将于4月底再登首都剧场舞台,完成一次时隔半个多世纪的回归。

第二部经典作品老舍名作《骆驼祥子》将同时作为文旅部经典剧目恢复项目,于7月中旬全面焕新呈现,向观众展示北京人艺经典作品常演常新的面貌。

8月至9月,为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将有新排作品与观众见面。

9月中下旬,由徐昂导演的莎士比亚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将集中青年创作力量,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展示新一代创作班底的实力。同时该剧也将作为今年“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的重点剧目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开幕演出

11月中旬,唐烨、龚丽君导演,新排剧目《小郡之秋》将亮相曹禺剧场。这部作品由卢燕翻译,首次在国内授权上演,全剧通过婚姻、家庭生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多部小剧场新排作品也在筹备之中,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

在春节等节假日期间,人艺都多剧场演出模式丰富假日演出市场,满足观众不同的观演需求。在北京人艺院庆日期间,四个剧场将同时演出,邀请观众一道为人艺庆生。

围绕今年重要纪念日,北京人艺策划了专题纪念演出。在曹禺诞辰115周年之际,濮存昕、唐烨导演的《雷雨》将于九月在曹禺剧场开启纪念演出。这部作品以诗意的舞台语汇,解密曹禺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怀和精神内涵。12月,纪念焦菊隐诞辰120周年,镇院之宝《茶馆》将在首都剧场开启纪念演出。该剧由林兆华担任艺术指导,杨立新担任执行艺术指导,北京人艺经典阵容上演。

同时今年9月至11月“大戏看北京”展演季期间,《罗密欧与朱丽叶》《老式喜剧》《雷雨》《小郡之秋》《燃烧的梵高》《酒店轶事》《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霸王别姬》等集合了中外经典和新创剧目的一大批作品,都将先后上演,从多角度展现北京人艺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今年,北京人艺在高清戏剧电影领域也实现突破。《茶馆》《哗变》《正红旗下》等剧目已经完成录制,并有部分取得放映许可证,计划将在年内与观众见面。

四个剧场

守正创新、佳作有约

在新的一年,北京人艺的五座剧场除了菊隐剧场继续作为群众戏剧集散地为戏剧爱好者敞开之外,另外四个剧场将轮番上演精彩剧目,既有守正与创新携手,也有传统与现代对话,更有青春与激情碰撞。

首都剧场——经典作品常演常新

新的一年,首都剧场仍然在立足经典的基础上实现守正创新。

首先,冯远征、闫锐导演的正红旗下开年,以人艺立足新征程的创新姿态,带观众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大爱与悲悯,看到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

春节档期,任鸣导演的全家福》将陪观众喜庆过年。这部京味儿作品以寻常人的生活折射出大时代的发展,让观众在欢笑和感动中收获一份美好的节日祝福。

2月份,任鸣导演,外国经典哗变再登首都剧场,以精妙绝伦的语言和撼人心魄的主题,再一次展现“话剧姓话”的舞台魅力。

4月,唐烨导演,原创京味儿大戏永定门里迎来二轮演出,以现实主义风格,揭示深刻的人性,刻画信仰的力量。

5月顾威、闫锐导演,被誉为“新时期经典”的《天下第一楼》再登舞台,邀新老观众齐聚一堂,品“京师美馔”,解“苦辣酸甜”。

6月,冯远征、闫锐导演的《张居正》上演,在现实和非现实两个叙事时空中,走近一个改革家的理想与勇气、胸怀与担当。

8月,冯远征导演,杜甫归来,起伏的人生与豁达的胸怀,一代诗圣与观众相约诗之江湖。

曹禺剧场——创新突破展现活力

坐落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曹禺剧场,不仅拥有现代化的设施,也兼具传统与现代的作品。新创剧目、经典新排先后亮相,让这座剧场继续在新的一年展现北京人艺的创作活力。

跨年新作、徐昂导演的迷幻自上演伊始即迅速累积人气,让观众在抽丝剥茧、层层翻转中感受到解谜的乐趣,叩问人生的课题。

2月,冯远征导演,新排版日出再次上演,青春的视角,现代的演绎,让这部经典穿越时空,与当下观众产生共振。

接下来,林丛、杨佳音导演,莫里哀名作悭吝人二轮上演,双重戏剧结构,舞台趣味十足,让近400年前的古老故事绽放新的舞台魅力。

6月,唐烨导演的外国剧作经典洋麻将再次上演,看两位孤独的老人,在陪伴与争吵中,如何打出十四把关于人生的牌局。

7月,濮存昕导演的《海鸥》与观众再次见面。在浪漫与诗意中,再现契诃夫对人类的爱与悲悯,探寻生活和生命的问题。

9月,班赞导演,《老式喜剧》如约而至,两位演员,通过九幕戏,让爱情的美好点燃人的希望,在爱情中探讨丰富的人生。

两个小剧场——青春碰撞多元呈现

近年来,北京人艺在小剧场领域频频发力,形式多样的探索、打破常规的创新,收获观众认可。这些作品都将在新的一年继续接受观众检验。

北京人艺实验剧场,4月,林丛导演的我可怜的马拉特》用青春和成长探讨在不同生活境遇中如何找到和认识真正的自己。随后徐昂导演的《情人》上演,在浪漫文艺的氛围中,聚焦在人的精神层面,反观生活的本质。6月,杨佳音导演的哈姆雷特以青春的阵容,创意的解读,趣味的互动揭开“别叫我哈姆雷特”的主题。7月,任鸣导演,小剧场经典我爱桃花迎来新一轮演出,以东方美学的艺术特征,传递中国故事的动人意境。10月任鸣、王劲松导演的燃烧的梵高》在去年全新排演后再次亮相,演绎梵高天才而热烈的人生。11月,朱少鹏导演的酒店轶事》迎二轮上演,幽默的三幕喜剧,以生活的真实打动人心。年底,班赞导演,幽默清新的《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将继续陪观众跨年。

人艺小剧场,近几年新排作品轮番上演。何冰导演的赵氏孤儿在3月上演,老戏新解,用爱实现终极反转。4月,杨佳音导演的长椅上演,在层层谎言中,找到生活的真相。5月,唐烨、龚丽君导演,晚安妈妈再次上演,在母女二人的关系下,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爱与疏离的话题。10月,张彤导演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上演,再现奥尼尔笔下复杂的家庭生活。11月,林丛导演的霸王别姬》上演,邀请观众走进中军大帐内,连接历史与现代。

走出去、请进来

文化交流持续发力

今年是北京人艺继续深化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的一年。将继续积极“走出去”,让外出巡演实现常态化。

国内巡演方面,以辐射京津冀,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目标,《悭吝人》将参加天津蹦豆儿喜剧节的演出同时还将选派剧目赴陕西参加“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国际巡演方面,北京人艺将继续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向外国观众展示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感受中国戏剧的当下表达。

今年的“请进来”同样精彩。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将在金秋十月继续和观众见面。今年的邀请展将在戏剧展演、艺术讲座、专题展览等板块的基础上继续拓宽戏剧交流的维度,届时将首次举办国际戏剧大师工作坊,和国际戏剧人共同孵化,助力本土创作。

艺术走进生活

公益活动擦亮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深耕公共文化服务,让艺术走入生活。北京人艺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与观众联动,打造出形式更加丰富、参与更加广泛的戏剧文化活动。围绕全年上演剧目及重大的戏剧纪念主题,举办创作分享会已经成为人艺戏剧文化普及传播的一个传统;“人艺之友日”的举办也将继续增加人艺与观众的联系和互动。围绕焦菊隐诞辰12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人艺将举办专题纪念展,并持续举办第十届“致敬与传承”群众戏剧展演活动。十年来,“致敬与传承”活动吸引了大中小学校、文化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约140家,极大丰富了北京市民的文化生活。

近几年,人艺在“‘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持续走深走实,进一步深化了“戏剧的力量”公益品牌。今年将首次面向京津冀各高校招募优秀剧目,由人艺专业团队进行指导合成并在人艺的剧场演出,为京津冀三地大学生戏剧交流创造条件,用戏剧来引导学生美育教育;探索成立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流动剧团”,为剧团创排出反映当下大学生生活的戏剧作品,让艺术和青春碰撞出新的火花。

(摄影:李春光、王小宁)

请关注北京人艺官方账号

北京人艺官方微信

北京人艺官方微博

北京人艺官方视频号

北京人艺官方抖音号


作者: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