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13:40
一到秋冬季节,不少人脚上的皮肤就会变得干燥,脚后跟更是会出现裂口。
脚后跟开裂,不仅影响美观,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如果处理不及时,它们可能会引起感染,严重时能让你每走一步,裂口处都疼痛不已。有网友调侃,“真的是含泪走路”“步步惊心”……
那么,脚后跟干裂都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预防和缓解?接下来,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很多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家居家解决脚后跟干裂的问题。
脚后跟干裂不仅是干燥引起
还可能是这些疾病隐患
脚后跟干裂,顾名思义,就是指脚后跟皮肤上出现的干燥、裂隙或开裂的现象。这些干裂有轻有重,有时还伴随有角化过度,也就是皮肤增厚,质地和老茧类似。当这些裂口深入到真皮层时,则会导致疼痛。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皮肤质地柔软,会保持适当的湿润和弹性,包括脚底表面的皮肤,它能够应对在承重过程中施加在其上的摩擦、压缩和剪切应力。不过,当皮肤缺乏水分时,再承受频繁和高强度的摩擦和压力的话,便容易变得干燥、粗糙和开裂。
进一步展开说的话,以下是脚后跟干裂的常见原因:
皮肤干燥或干皮症:皮肤缺乏水分或天然油脂,导致干裂。
寒冷干燥的天气:秋冬季低温和低湿度往往加剧脚部皮肤的干燥。
长期站立或行走: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可能加剧脚底的压力,促使脚后跟皮肤开裂。
穿露跟鞋:如凉鞋等露脚后跟的鞋子,不能有效支撑脚部,容易导致脚后跟干裂。
超重或肥胖:造成脚后跟压力太大。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需要引起警惕的是,一些疾病也会伴随有脚后跟的干燥、开裂,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文献总计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脚后跟干裂的比例能够达到31%。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真菌感染引起来的足癣(俗称脚气)偶尔也会有脚后跟的干裂,但与此同时,一般还会有瘙痒、异常发红、水疱、烂脚丫等改变,很少是单纯的脚后跟干裂。如果怀疑是足癣,则要进行抗真菌治疗,不宜按照普通的脚后跟干裂来处理。
脚后跟干裂有这样一些表现
脚后跟干裂的表现因人而异,有的轻微,有的严重。
一般最开始会比较轻微,表现通常为脚后跟边缘的皮肤变干和粗糙,摸起来感觉有所增厚,增厚明显时会颜色变化,不再是肤色,而是黄色或棕色,类似于老茧的外观。
有的人后期会进一步加重,出现线状的裂隙和裂口,甚至裂口会逐渐加深,这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特别是在行走或站立时。
更严重的时候,裂缝会渗血、出现血痂,甚至感染。
对于极端的案例,如果裂口长时间不做处理,局部也没有注意卫生,则可能会引发蜂窝组炎等更为严重的感染。在血糖控制效果不好的糖尿病患者中,脚后跟的裂口可能引发糖尿病足溃疡,迟迟难以愈合。
4个措施
居家缓解脚后跟干裂症状
脚后跟的核心应对措施,主要有3个方面:
第1:尽量规避病因和诱发加重的因素,这对减少未来的复发也很有帮助。
第2:注意保护局部皮肤,减少机械损伤,以免病情持续加重。
第3:加强皮肤的局部保湿和修复,主动改善皮肤的局部微环境。
基于此,我们梳理了应对脚后跟干裂的4种措施:
上面的方案只是相对主流的一些治疗选择,不是全部,因此仅供参考。此外,如果自行居家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者有严重的裂口、疑似的感染,则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医生方面,可能会采取其他额外的处理措施,比如:
注意4点
有效预防脚后跟干裂
我们都知道,预防其实是重于治疗的,如果不做好日常防护,来年到了秋冬季节,脚后跟干裂可能又会卷土重来。
因此,为了保持脚部健康,大家可以提前了解一些预防脚后跟干裂的措施,主要包括:
以上,就是应对脚后跟干裂问题的一些办法,祝愿屏幕前的各位,未来的每一步都轻松自如,远离脚后跟干裂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