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20:14
13日,伊朗与英国、法国、德国外交官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新一轮对话。
伊朗副外长加里巴巴迪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此轮对话“严肃、坦诚且具有建设性”。各方讨论了达成协议所需的解除制裁和核问题的相关细节,并一致认为应恢复谈判,同时营造适宜的氛围推动协议达成。各方已同意继续开展对话。
此外,伊朗近期也在频频秀出军事“肌肉”,比如向军队装备1000架航程超2000公里的战略无人机,启动代号为“力量”的防空演习等等。又是“秀肌肉”,又是展开外交对话,伊朗此番动作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伊朗担心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对其制裁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伊朗现在选择对话,与最近一段时期核问题的发展有关。
2024年11月2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审议伊朗核问题,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共同推动通过对伊朗施压的新决议。之后,伊朗很生气,宣布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要谴责伊朗,伊朗可能就彻底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赶出去。为什么伊朗在这个时候比较生气?其实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谴责不重要,但是谴责之后,下一步国际原子能机构就可能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有可能作出决议,即恢复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这样的条款在2015年伊核协议里有所规定。
2015年7月达成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有效期是10年,到今年即将到期,所以剩下的几个月对伊朗来说很重要。伊朗现在先选择欧洲三国进行谈判,就是希望能够避免被制裁。此前,在伊核问题上美国跑在前边要制裁伊朗,欧洲三国表示反对。但自从乌克兰危机之后,欧洲是跑到了美国的前边,在力推制裁,所以伊朗现在选择先跟欧洲三国来谈,避免后续联合国对其恢复制裁。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2018年5月,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和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朗外交出现明显调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 秦天:最近伊朗外交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即自从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伊朗与美国、以色列进行相对直接、比较激烈的,甚至是军事的斗争,转向一种间接的、相对缓和的,主要以政治形式体现出来的斗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伊朗军演有多重考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 秦天:伊朗在2025年年初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是有多重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