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15:26
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建议政府投资基金配备差异化容错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政府投资基金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月14日,郭田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北京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容错机制。未来,希望政府投资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涌入,形成政府投资基金、活跃社会资本“搭台唱戏”的良性循环。
郭田勇表示,北京市持续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支持非常重要,主要则在于直接融资带来的耐心资本涌入。耐心资本是支持科技企业持续创新、稳步发展的关键,政府投资基金应充分发挥其作为耐心资本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在创新领域的长期投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郭田勇看来,现阶段,北京市政府投资基金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提升空间。包括基金管理办法有待更新,基金考核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完善合理的容错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方面仍有发展空间等。
因此,郭田勇建议北京市应结合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包括基金管理职责、设立募集、投资管理、投资决策、投后管理、绩效考核和容错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此外,在郭田勇看来,如何让政府投资基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即容错机制的建立。他表示,耐心资本能够落地并长期运作的核心,就是要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责任机制,建立合适的风险、差错容忍机制。使基金管理者敢于承担一定的创新投资风险。在基金合规监管框架下,应该明确对项目失败的免责条款,实施尽职免责政策。
市政协委员,华夏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民吉:建议支持市属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科技金融位居“五篇大文章”之首,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金融力量不容小觑。
1月15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专题座谈会。会上,李民吉建议,积极争取成立市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据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不得经营投资业务。不过,在当前科技企业急需增加资本来源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都在呼吁适度放开监管限制。
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此前,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青岛、深圳、苏州等18个城市,同时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旗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陆续在试点城市落地股权投资业务。
在李民吉看来,上述举措有效推动了商业银行通过股权投资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他进一步建议市政府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属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并且结合并购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此外,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李民吉认为,聚焦银行本身而言,则可能存在支撑力有待提升的情况,银行需要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这也意味着银行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本。
当前财政部已明确提及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他建议北京等地积极争取,把握好政策机遇期,发行地方专项债支持市属银行补充资本,加大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市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关注民企投资周期性
民营企业是发展科技创新的主力军。1月15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专题座谈会。会上,齐向东表示,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产业链供应链注入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投融资空间、市场需求、企业转型等均有提升空间。
为此,齐向东建议,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佼佼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协调能力、精准配套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关注民企投资周期性,探索国有与民营企业在科研中的协同模式,为非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稳定预期。
同时,引导民营资本投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支持“链主”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增链补链强链,形成稳固的产业链供应链集群。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赋能平台,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链主”牵头或参与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