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15:19
天津境内运河文化包含南北漕运文化、北方仓储文化、漕运管理文化、南北交织的民俗文化、海运漕运并行的水运文化以及运河戏曲文化、曲艺文化、武术文化等。
“但是目前大运河天津段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区位优势不明显、运河文化遗址的后续考古发掘不够等问题。”近日,在天津市“两会”上、来自文化建设界别的共青团天津市委青联委员张晓丹说。
“比如,西青区的运河文化是以文、武兼备为特色,但目前只是突出了杨柳青古镇的文,而忽略了精武镇的武;红桥区处在南北运河与海河的交汇处,又有三岔河口、西沽公园、桃花堤等重要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但区位优势未能显现。”
张晓丹建议:
第一,协调大运河在历史文化价值保留、旅游景观利用以及运输功能使用三者间的关系,将改善运河环境和传播运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深度挖掘及弘扬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比如天津境内大运河南开区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区段虽然共计6.3公里,但沿线文化积淀厚重、历史遗存众多,均需进一步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第三,加强活化利用,增进运河文化遗产传承活力。保护大运河,不仅仅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好,还要与大运河沿线特色景观风貌保护相结合,维护遗产本体的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开展诸如“天津运河文化遗产日”等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活动,尤其应当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开展知运河、爱运河、护运河的青少年实践活动,让运河文化在传承中发挥更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