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秦红岭:构建京津名人故居文旅线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 张群琛

2025-01-17 20:54 语音播报

时事

近日,在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秦红岭表示,文化领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而构建京津双城名人故居主题文旅线路,是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秦红岭     受访者供图

秦红岭介绍,京津冀自古被称为“京畿大地”,区域内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脉共生,在历史文化的交融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才俊名流,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与文化记忆。

作为京津冀文化交融的独特见证,京津名人故居不仅承载着区域共同的历史记忆,更是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挖掘与传承。

构建京津名人故居主题文旅线路,有助于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影响力。通过资源整合、活化利用、区域协同、文化传播与公众参与,京津名人故居文旅线路将成为联结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助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秦红岭建议,构建京津名人故居主题文旅线路。首先要对京津两地的名人故居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名人故居资源数据库。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具有重大贡献的名人为主题,主要划分三类线路:第一类是对近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故居,如北京的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天津的张学良故居、梁启超故居;第二类是代表“京味文化”和“津味文化”的文化名人故居,如老舍、梅兰芳之于北京,马连良、骆玉笙之于天津;第三类是在两地都留下重要足迹的名人故居,如张自忠故居、朱启钤故居。

同时,编制京津名人故居主题线路保护与展示专项规划,明确线路定位、资源整合、文化功能等内容。在线路设计中注重与两地历史街区、红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提升综合展示效果。

在修缮方面,加强对名人故居的保护性修缮,优先修复濒危故居,确保建筑本体的历史真实性与完整性。引入最小干预原则和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故居保护与环境协调发展。

构建京津名人故居主题文旅线路,离不开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确立。建议成立“京津名人故居协同发展联盟”,吸纳两地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博物馆等机构参与。建立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机制,实现名人故居保护与运营的跨区域协作。

2025北京两会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