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15:24
进入期末时间,老师们又开始为写期末评语忙活。据都市快报报道,今年有一个新潮流,老师用AI写评语。网上有不少相关教程、软件,有的帖子称批量生成期末评语,“只要10分钟,搞定期末全班评语”。
老师AI写评语,家长态度不一。支持者认为全班几十个学生,老师一个个写,工作量太大。AI写评语不仅能帮老师减负,还能给孩子带来新鲜感;反对者则认为AI写评语不走心,往学生身上套模板话术,看不出每个学生的特性,期末总结的味道更淡了。
如果老师真的依靠AI批量生成、不加思索地往每个学生身上套模板,这样的AI评语的确应该反对。家长和孩子之所以期待期末评语,是因为期末评语最主要的特点是私人订制、因材施“评”。老师基于对每名同学的了解所作出的评语,能反映学生的阶段性成长和成绩,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期末评语也有德育功能,一小段评语,很多孩子会翻来覆去看,以此作为行为的指引、努力的能量和前进的方向。如果老师当甩手掌柜,把期末评语全丢给AI完成,虽然省时省力,却没了情感投射,让评语失去原本的价值。
其实,AI评语好不好,关键并不在AI。AI只是一个打下手的“助理”,评语有多大心意,取决于使用者有多走心。如果老师不用心,就算给出的评语洋洋洒洒一大篇,还是纯手写的,内容可能跟家长和孩子的期待毫无关系。据报道,有网友称,有些手写的评语是实习老师写的,还有学生代笔的;有的评语则高度雷同,套话居多。如果老师愿意花心思,不管写诗、作画还是借助AI,都能在字句之间传递对学生的爱与重视。
当下,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一项高效的信息处理工具,它有能力对学生进行千人千面的分析。借助AI ,可以写出个性化的期末评语。据报道,有老师借助学校的数字平台,基于整个学期学生的大量过程性数据生成每个学生的AI评语,再结合平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观察对评价修改、复核;有的老师借助AI,将孩子的姓名融入对联当中当作评语。既有新意,又有心意。
期末评语的核心是学生,关键在老师。好评语在心不在形,只要有过硬的内容和责任心,使用AI工具不仅不会给评语打折扣,还可能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