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李华”收到回信了!中美民间交流的愿望阻挡不了
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李霞

2025-01-19 21:01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英语考试中“李华”写给外国友人的信,终于有了回信!据报道,近日,大量美国网民迫于TikTok禁令,自发涌向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得知中国学生“李华”每年都会给外国好友写信,美国网友纷纷用英文或中文给“李华”回信。很多中国网友深受触动:“我学生时代最好的售后”“我们从未相见,却又久别重逢”。

美国网友写给“李华”的回信。网络截图

据报道,在中国初中生的英语试卷中,常常有一道作文题,让以“李华”的口吻给美国小伙伴写信,内容多为介绍自己家乡,或是分享自己的生活。信的末尾通常会加一句: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期待你的回信)。谁也想不到,中国网友少年时期的“回旋镖”,按下了中美网友相互了解的快进键。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网友注册小红书,“李华”逐渐成为中美网友之间共同的热梗。美国网友纷纷回信:“亲爱的李华,我读了你的童年、学校生活、家人朋友、愿望、美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见面。”“无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现在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相似之处多于我们的不同之处。 你好,李华。 很高兴终于见到你了。

单看回信,双方像是阔别多年的老友。对于中国网友而言,虽然在考试中都曾落笔“期待你的回信”,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封不会真正寄出去的信,更遑论收到回信。对于美国网友而言,尽管小时候就被告知“想去中国就去沙滩上挖洞,挖得足够深就能到达”,但长大后也会明了,在沙滩上挖再深的洞也到不了中国。然而,如今在社交平台上,当年的不可能成为现实,“你的洞挖到了中国,而我的信也送到了你手里”。中美网友的双向奔赴,共同给“赛博童话”写下了梦幻的结局。

让中国网友感动的,不仅是“童年的纸飞机终于飞回手里”,更是彼此真诚的交流;让美国网友感触的,是他们终于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体会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善意。前不久,一位美国奶奶发布喝水聊天的日常视频,中国网友留言:“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你在喝什么?”邻里间打招呼一样的问候,让美国奶奶感受到久违的关心,以至泣不成声。一名佛罗里达学生即将开启留学中国之旅,发帖希望中国网友给点建议,热情好客的中国网友瞬间化身文旅代言人,衣食住行逐项叮咛,主打一个“情绪价值拉满”。

Tiktok在美国流行,到小红书“移民潮”涌现,一次次现象级的跨文化交流热潮表明,中美两国人民正常对话需要Tiktok、小红书这样的“跨海大桥”,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更是人心所向。然而,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去年4月美国政府打着“保护国家安全”的旗号,签署此前国会通过的TikTok“不卖就禁用”法案。美国当地时间18日晚,TikTok公司通知美国用户,由于美官方禁令19日起生效,TikTok软件将暂时对用户停止服务。封禁民间交流平台,损害的是美国网民利益,何尝不是美国政府的形象。

“友谊可是件大事,一个友谊的世界才可能是和平的世界”。中国“李华”和美国笔友结下的友谊弥足珍贵,需要加倍珍惜与守护。“世间所有路都将与你相逢”,近日,美国“同一个声音”儿童合唱团在北京天坛公园用中文合唱《如愿》,感动了无数网友。无论是“李华”书信往来,还是童声合唱,都足以表明,“友谊之花”需要浇灌而不是掐断,友好交往的桥梁需要架设而不是封堵;相知相亲是中美网友的共同期待,中美民间交流的愿望阻挡不了

快评

编辑:李霞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