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1 08:42
《文明的经纬:纺织品如何塑造世界》弗吉尼亚·波斯特雷尔 著 张洁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我们这些身上不长毛的猿人和我们的织物共同进化。从出生时披上毯子开始,我们就置身于纺织品的包围之中。它包裹我们的身体,装扮我们的床,覆盖我们的地板。我们使用的安全带和沙发垫、帐篷和浴巾、医用口罩和强力胶布都是用纺织品制作而成的。它无处不在。我们处在纺织品的包围中,但基本上忘记了它们的存在,忘记了每一块织物所蕴含的知识和成就。
然而,纺织品的故事就是人类聪明才智的故事。
发展农业既是为了获取食物,也是为了获取纤维。节省劳力的机器,包括那些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都是出于对纱线的需要而被发明的。化学的起源在于布料的染色和精细加工;二进制码的起源以及数学本身的某些方面则在于编织。就像香料和黄金一样,对织物和染料的追求也吸引着商人跨越大陆,吸引着水手探索陌生的海洋。
从最古老的时代到现在,纺织品贸易促进了远距离交流。米诺斯人出口羊毛布料,其中一些染成了珍贵的紫色,最远出口到埃及。古罗马人穿戴来自中国的丝绸,其价值堪比黄金。纺织业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和莫卧儿帝国提供了资金,从而给我们留下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和泰姬陵。它传播了字母文字和复式记账法,催生了金融机构,并助长了奴隶贸易。
纺织品以一种既微妙又明显、既美丽又可怕的方式,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纺织品的全球历史揭示了文明自身的特征。我使用这个术语(文明)不是为了暗示道德优越感或一种不可避免的进步的最终状态,而在于以下定义所表明的更中性的含义:“知识、技能、工具、艺术、文学、法律、宗教和哲学的积累,它介于人和外部自然之间,是人对抗敌对力量的堡垒,如果没有它,人就会被毁灭。”这个描述抓住了两个关键的维度,它们将文明与其他相关的概念,比如文化,区分开来。
首先,文明是累积的。它存在于时间之中,今天的版本是建立在以前的版本之上的。一旦这种连续性被打破,一个文明就不复存在了。米诺斯文明就消失了。相反,一个文明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进化,尽管构成它的文化消失或无可挽回地改变了。
纺织品的故事证明了这种累积的特征。它使我们得以追踪实用技术和科学理论的进步和互动: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机械创新和测量标准的传播,图案的记录和复制,化学品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到知识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有时是通过书面形式,但更多时候是通过人类交往或商品交换,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文明相互交织在了一起。
其次,文明是一门生存技术。它孕育出许多人为或自然发展而来的、有形或无形的人工产物,它们为脆弱的人类抵御大自然的威胁,并为世界赋予意义。为人类提供保护和装饰的纺织品,就是这样的产物。它所激发的创新也是如此——从更好的种子到织出的图案,再到记录信息的新方法。
文明除了保护我们免受冷漠的大自然带来的危险和不适,还保护我们免受他人造成的威胁。理想情况下,它能让我们和谐相处。18世纪的思想家用这个术语(文明)来表示商业城市中的思想和艺术修养、交际活动以及和平互动。然而,不存在有组织的暴力行为的文明实属罕见。在最好的情况下,文明鼓励合作,抑制人类的暴力冲动;在最坏的情况下,它放纵人类去征服、掠夺和奴役。纺织品的历史揭示了这两个方面。
它还提醒我们,技术远远不只意味着电子产品和机器。织布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与其他创造性行为一样,是高超和精细技艺的象征。
纺织品的故事就是一个由著名的科学家和被遗忘的农民、逐步的改进和突然的飞跃、重复多次的发明和偶然一次的发现组成的故事,一个由好奇心、实用性、慷慨和贪婪驱动的故事,一个关于艺术和科学、女人和男人、意外的发现与有计划的实施、和平的贸易和野蛮的战争的故事。简而言之,这是人类自身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每一刻、每一地的全球性故事。
(作者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专刊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