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1 13:10
核电站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场所。但是你知道吗?核电站现在还能有个副业,那就是,产!珍!珠!
海南核电白蝶贝珍珠成品(图:刘玄)
上图中又大又白的珍珠,就是我国海南昌江核电站培育出来的。昌江核电站不仅在温排水区域,成功养殖了白蝶贝,还培育出了高品质澳白珍珠。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核电基地。核电站周边绿草如茵,树木挺拔,风景如画,宛如花园。机组外边的大海里养殖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蝶贝,它们得到了良好的人工培育,产出的珍珠直径已达20毫米。
众所周知,珍珠是一些贝类在抵御外来异物时的副产物,白珍珠是珍珠中的极品,不仅能呈现绸缎般的光泽,还有银器般闪闪发光的亮度。它是由世界上最大的珍珠贝——白蝶贝产出。
贝类生物产出珍珠示意图
白蝶贝也叫大珠母贝,具有很好的富集作用,可以吸附并消耗海水中的有毒物质及过剩的有机物,净化海水环境。产出澳白珍珠并不容易,白蝶贝是娇滴滴的“有机宝石孕育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水质要清纯、水温要适宜且稳定,还需要丰富的浮游生物为食物。这样的生态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数区域能够满足。其次,白蝶贝产珍珠的养殖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和精细管理。
我国并不是澳白的主要产地,其实,核电站最初是为了减少周边海域的藻类、净化海水,降低核电站取水口堵塞的风险等。选择了白蝶贝和其他几种贝类来治理,没想到意外收获了超大尺寸的澳白珍珠。
那么,这样的高品质珍珠究竟是如何生长出来的呢?首先,昌江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水质量密度,恰好符合白蝶贝的生长要求,且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小,海水流动稳定,有利于白蝶贝生长和珍珠的形成。
其次,科研人员提前开展了白蝶贝的科研试养殖和珊瑚礁迁移等生态保护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核电站附近海域水质。
最后,海南核电利用多方科研资源,针对白蝶贝的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科学养殖管理方法,最终成功培育出了高品质的澳白珍珠。
有人担心这样培育出的珍珠,会有核辐射。对此,海南核电表示昌江核电站的辐射水平受到严格监控,不会对周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危害。且温排水也经过了处理,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在核电站周边海域养殖的贝类,其受到的辐射水平远低于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的阈值。核电站还会定期监测周边海域,包括水质、放射性物质含量等指标,以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
所以,放心吧!核电站培育出的珍珠没有辐射风险。
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长期受到过度捕捞,白蝶贝数量急剧减少。另由于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白蝶贝的野生种群数量也在急剧下降,已处于濒危状态。
2021年2月,白蝶贝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后来,“蓝色粮仓”战略提出,明确要开发利用海洋和内陆水域资源,推动海洋渔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在核电站养贝类培养珍珠就是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一种体现。
如今,白蝶贝在海南核电周边的养殖成功率达到90%以上。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会开着电脑上着网,选购一串上好的珍珠项链,珍珠来自海南的白蝶贝。到那时,我们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些都与一座核电站有关。
核电站能养珍珠,盐碱地能种橡胶,沙漠里去养螃蟹,光电板下种牧草……今天,越来越多有经济效益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得到应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