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1 17:00
每逢春节,晋南威风锣鼓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便会响彻山间、田野、乡村,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风锣鼓不仅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仅临汾霍州一个县市,熟练威风锣鼓的就有2万多人。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威风锣鼓呢?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让我们跟随镜头去了解这流传了千年的民间打击乐。
这几日,农忙过后的山西霍州男女老少们怎么也按捺不住骨子里对威风锣鼓的热爱,他们相聚一起,打起鼓来、敲起锣,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汇演做着准备。
从事威风锣鼓演艺和研究工作已经有30多年的张勇,是晋南威风锣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威风锣鼓最早叫“锣鼓”,俗称“家伙”,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临汾市区及霍州、浮山等县。
据了解,威风锣鼓是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打击乐艺术形式,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威风锣鼓现场表演者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气势,处处体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北方汉子豪爽奔放的性格。
激昂的鼓点、豪迈的节奏,威风锣鼓不仅展现出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传递出百姓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奏响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幸福乐章。同时,晋南的锣鼓艺术家们不断对威风锣鼓进行创新和发展。他们在保留传统表演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和舞蹈编排,使威风锣鼓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并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让威风锣鼓传承的更远、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