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胃癌早诊早治 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22 16:49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健康
看更多
+ 订阅

胃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病理切片的准确解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谈到胃癌的筛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周炜洵表示,胃镜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筛查手段,但胃镜并不需要做得太频繁或者从很早期就开始做,如果没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建议从50岁左右开始每年进行胃镜检查,但胃部出现不适症状的话建议及时检查。

关于肿瘤目前先进的治疗手段,周炜洵介绍,生物标志物与一种新型治疗方式——靶向药物治疗相匹配,随着近年靶向药物的应用,一些特定肿瘤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治疗,相比传统的放化疗,靶向药物更为精准,只针对恶性肿瘤进行杀灭,不会造成人体健康组织的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除了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成熟标志物,例如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新兴标志物与其所对应的靶向药物正在不断出现。以消化系统肿瘤为例,20241231日,全球首款CLDN18.2单抗药物佐妥昔单抗在国内正式获批,与之对应的CLDN18.2就是一个新兴的标志物。

周炜洵表示,从目前来看,检测和药物是匹配的,先由病理医生对标志物进行检测,再由临床医生选择对应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所患肿瘤有相应的靶向药物,建议做相应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数据显示,约1/3的胃癌患者有CLDN18.2的异常表达,同时CLDN18.2相对在弥漫性胃癌上的阳性率更高。弥漫性胃癌的恶性程度高,传统的治疗方案对这一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好,CLDN18.2的出现可以说是为他们带来了新兴治疗方案的福音,有更多的患者将从新药上获益。

值得一提的还有多学科共同合作的系统化治疗方案。周炜洵介绍,病理科在诊断时对于肿瘤的分型、分期等指标会出具精准的报告,可提示不同的靶向以及药物治疗的选择。内科、外科、放疗科等将共同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在肿瘤的个性化、精准化治疗过程中,全面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所看到。”

校检:孙朝阳 张萌

审核:陶冶


编辑:汪盈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