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宝玉”原来是马粪猪屎
2025-01-22 17: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曲什么颂歌的话,那贾宝玉岂不就是被曹雪芹歌颂的第一人了?窃以为这是红学家强加给曹雪芹的,因为曹雪芹对贾宝玉持否定态度,一个有力的证明是:他说贾宝玉等同于马粪猪屎。

最先揭示这个“秘密”的,是学者钱世明先生。钱先生于1998年赠我一本他的随笔集:《困斋詹言》。其中一篇是《贾宝玉是屎》。文中说,钱先生读到钱谦益《初学集》中的一首诗,其中一句是:“尘世荣枯通与苓”。这句诗的意思是:把在尘世间的荣枯视如“通和苓”。将“通和苓”一并写入诗中的,还有宋朝的王安石。他《登小茅山》中有句诗:“人间荣愿付苓通”。意思和钱诗差不多:把人生最大的愿望付与“苓通”了。那么,“通与苓”是什么意思呢?有注释说:“马矢为通,猪矢为苓”。《词源》对“苓通”的注释是:“猪粪马粪,比喻极贱之物。”钱世明先生说:原来贾宝玉是“通灵”所化,即屎变的。

所谓“矢”,就是“屎”,应该没有疑问。那么诗人说的“通苓”和贾宝玉的“通灵”是同一个词吗?这也是没有疑问的。有一味中药叫“茯苓”,《辞海》对“茯苓”的注释是:“亦作‘茯灵’,担子菌纲,多孔菌科”“多生于赤松或马尾松根上”。而在司马迁《史记·龟策传》中,“茯苓”写作“伏灵”。司马迁说:“伏灵者,千岁松根也。”可见:茯苓、茯灵、伏灵,三种写法是同一物;继而证明:“灵”等于“苓”,都是“屎”的意思。

再多说一点:这味据司马迁说“食之不死”、中医用来宁心益气除湿利窍的中药,为何名为“伏灵”或“茯苓”呢?原来,从松根下挖出来的新鲜菌块,是有一种臭气的!“伏灵”或“茯苓”的最初意义是:埋在土中的屎。松根下的菌块叫“茯苓”,枫根下的菌块叫“猪苓”——也是一味中药。《本草备要》中说它:“块如猪屎,故名。”并用小字注释道:“马屎曰通,猪屎曰苓。苓即屎也。”

这话题似乎扯远了,其实没有。从《红楼梦》书中可以得知,曹雪芹对中医中药不外行。第十回张太医给秦氏开的药方里,就有一味“云苓”,即云南产的茯苓。第二十八回,贾宝玉说要给林妹妹配一料丸药,其中就有“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可见他懂得中药,也熟知茯苓。由此可证:曹雪芹将“通灵宝玉”戴在他笔下男一号头上,证明了他对这个人物的鄙视和否定,绝没有歌颂的意思。


作者:

宗春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