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上演二十年!春节档再陪观众过大年
2025-01-22 20: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新春佳节将至,北京人艺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1月21日,京味儿大戏《全家福》热闹上演,从腊月二十二到正月初八,用一个诙谐幽默、悲喜交集的温情故事和团圆美好的祝福陪伴观众度过春节。

《全家福》首演于2005年,根据叶广芩同名小说改编,由叶广芩、王志安编剧,任鸣执导。冯远征、梁丹妮、杨佳音、梁国栋、郭奕君、高倩等演员主演。这部地道的京味儿大戏,用编年体的方式,以主人公王满堂一家及周围亲友的悲欢离合为线索,讲述了老北京古建行里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也从中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其中既有对传统文化和匠人精神的坚守,又有对人性美好与幸福生活的追求。选择这部作品在春节期间上演,北京人艺也希望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京味儿特色,“很多个春节,我都是在《全家福》里,和剧场的观众们一起度过的。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北京人艺院长、该剧主演冯远征表示。

丰富的故事,鲜明的人物,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全家福》这部剧对老观众来说可以重温过去,唤起曾经的记忆;对年轻观众来说,则可以了解过往,看到父辈们经历的时光。短短三个小时,浓缩五十年的时间,这也对演员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他们不仅要体现时代发展,演出属于不同时代人的变化,还要跨越漫长时光,呈现出人物从青年、中年到老年的不同人生阶段。面对新一轮演出,无论是在舞台上出演了本剧二十年的元老级演员,还是新加入剧组的青年演员,都在人物语言和精神面貌上下功夫,力求所有细节都能体现出不同年代的特点,还原一段真实的生活。

“演着演着,四十多岁的自己就成了六十岁。虽然这部戏我们很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是会有新的认知,会有对人物更深的理解,都会加入到新的演出中。”伴随王满堂这一角色二十年的冯远征感慨道,有时候自己在舞台上听对手的词,甚至比自己的词还熟,因为已经在舞台上磨合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演出,让我对这个角色有很深的感情。我是跟着这个戏中的角色一起成长的。这个人物虽然有缺点,但是她热情、豁达、心地善良。”春秀婶的扮演者梁丹妮,将这个人物身上的可爱与幽默展现在舞台上,让人忍俊不禁。剧中更有一众性格各异的人物,无论是杨佳音扮演的老肖,人生反转不断;还是梁国栋扮演的周大夫,身份特殊但性格乐观;以及郭奕君扮演的王满堂妻子大妞和高倩扮演的王满堂的原配麦子,他们共同用各自的命运交织出了小人物和大时代之间的同频共振。

剧中风趣幽默的语言会让观众开怀大笑,而感人至深的情感也会让人热泪盈眶。《全家福》将陪伴观众在笑泪中,度过一个团圆的春节。

(摄影:李春光)

《全家福》

讲述北京古建世家的悲欢离合

展现新中国五十载的风雨沧桑

根据叶广芩同名小说改编

编剧

叶广芩 王志安

导演

任鸣

艺术顾问

顾威

舞美设计

吴穹

灯光设计

张秋春

本轮演出主要演员

冯远征、梁丹妮、杨佳音

梁国栋、郭奕君、高倩

剧情简介

在老北京一个平民化的小四合院内,却伫立着一座尖顶华贵的影壁,它和主人一起经受了一次次严酷的风摧浪打……昔日,这里曾居住着一位在清宫当差的营造厂老掌柜;如今,他的后人王满堂承袭先辈事业,继续恪守着建筑行“平如水、直如线”的人生准则。《全家福》所表述的正是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给古建筑行业带来的巨大考验及王满堂一生的传奇经历……加上四合院里的两户邻居,命运多舛却对生活泰然豁达的国民党军医周大夫,热心助人却时刻不忘“敌情”观念的治保主任春秀婶,更为纷扰的生活增色添彩……

话剧《全家福》根据叶广芩同名小说改编,生活基础丰厚,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幽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北京人艺投入强势创作阵容,一批颇具实力的中青年演员共同演绎这段时代变革中悲欢离合的世俗生活故事。

演出时间:

2025年1月21日——2月5日晚7:30(1月24日、28日、29日、2月2日休息)

演出地点:

首都剧场

票价:

680元、580元、480元、380元 、280元 、180元 、80元

学生票价:40元(凭本人学生证入场)

北京人艺票务中心订票电话:

65250996、65249847、65250123

北京人艺网址:www.bjry.com

观众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识别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人艺票务中心”服务号,进行微信购票

温馨提示

1. 首都剧场于18:30开始检票入场。

2.《全家福》演出时长约3小时。(以现场为准)

3.《全家福》座位数927张。

4.《全家福》1月21日场次有媒体摄影摄像安排,请购票观众理解支持。

5. 购票时请选择官方认证票务渠道,避免影响观演体验。

请关注北京人艺官方账号

北京人艺官方微信

北京人艺官方微博

北京人艺官方视频号

北京人艺官方抖音号


作者: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