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在居民身边,微型消防站关键时刻显身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2025-01-23 12:37 语音播报

城事

虽然名字有微型二字,但在扑救初期火灾方面,微型消防站的作用一点不微型,很多时候,微型消防站发现及时、到场迅速、处置得当,不仅阻止了火势蔓延,更挽救了火海中危在旦夕的生命。

微型消防站这一最小灭火单元,是如何将微小力量变强大的?

消防员罗伟(右)培训时微型消防站队员整理防护服。

现场一:老人身上着火无法行动,队员合力撞门营救

一个多月前,北京市海淀区发生了两起居民家庭火灾,正是临危不乱的微型消防站队员,将两位已失去行动能力的老人救出。

就是这个角落,沙发只剩铁架子了。在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兴园小区,记者来到此前起火的居民家中,过火后的房屋黢黑一片,焦糊味仍未消散。参与灭火的小区微型消防站队员晏强一边讲述当时火场情形,一边感慨道,真惊险!

记者回访时,微型消防站队员晏强(左)介绍当时的灭火情形。

去年1225日晚上10点多,正在小区巡逻的微型消防站队员尹济庚猛然发现,一户一楼居民的防盗门正往外冒烟,“平时我们和业主接触较多,知道这家是老两口,按照他们的生活习惯,当时那个时间点,应该在家。然而,尹济庚在防盗门外连,屋内始终没人应答,他立即电话通知微型消防站。一分钟后,当晚值班的队员晏强和王春波赶到。

一想两老人可能都被困屋里,我们高度紧张。尹济庚、晏强和王春波三名队员合力撞门,一分钟后,哐当一声门开了,屋里的浓烟一下子涌到了楼道。

幸好离门口不远。三名队员循着一声声微弱的救命,在门口左边的沙发旁,模糊看到一个人躺着,大爷可能是酒后抽烟引发了火灾,当时他虽然有意识,但已失去行动能力,身上的衣服着火了都无法自救。

三名队员立即将67岁的老人抬出屋外,后续赶到的队员拿着灭火器返回屋中灭火,灭火器难以压制明火后,他们又来到楼道,打开墙壁消火栓,连接水带灭火。

老人被救出来之后马上被送上救护车。

在微型消防站紧张扑火救人的同时,双榆树消防救援站也接到了报警。我们赶到时,明火已经被微型消防站的队员们扑灭。消防站特勤二班班长胡傲说,大爷的老伴儿还困在屋里,我们又在屋里搜索了好几轮,微型消防站队员也不断拨打大妈的电话,最终确定着火时大妈没有回家,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现场二:老人逃生时倒地昏迷,队员将其救出火场

去年12月18日凌晨2点多,在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一家属院内,也发生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当时,一户一楼居民家着火,毗邻家属区的北京邮电大学微型消防站队员把一位已经失去意识的六旬大爷救出门外。

“这场火最先是一名热心群众发现并报的火警,消防部门调派我们前去查看的时候,我和另外两名队员正往那赶。”微型消防站站长张祖水带着记者来到此前着火的居民楼前,从烧变形的窗口可以窥见屋内狼藉不堪,“当时敲窗户无人应答,我们决定破门。”

火灾发生时,张祖水(左)和两名队员先从窗口呼叫老人。

幸好,第一道铁栅栏门的把手一拧就开,第二道木门虚掩着,“就在我们眼前,老人趴在地上,头朝着门口,推测当时他试图逃生,但被浓烟熏倒昏迷,趁着当时火势还不大,我们向前一个跨步,拉住老人身体就把他救出了门外。”张祖水说。

就在把老人救出的瞬间,屋内火势陡然变大,张祖水感叹道,“体会到了什么是‘生死一刻’,要是再晚哪怕半分钟,我们就失去了救人的最佳时机。”双榆树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李航参与了后续灭火任务,“当时屋里的家具等可燃物正猛烈燃烧,我们出动水枪扑救了三四分钟才扑灭。”

因为营救及时,老人虽然昏迷,但有生命体征,微型消防站队员找来被子为老人保暖,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前些天我收到了老人送来的锦旗,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和肯定。”

特点:在居民身边不起眼

好多人并不熟悉微型消防站,但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副科长刘赵龙介绍,微型消防站是以救早灭小扑救初期火灾为目标,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社区、村等建设的最小消防组织单元,海淀区目前共有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等自防自救力量1866支,可以说是星罗棋布、无处不在

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微型消防站并没有专门的值守场所,而是依托物业公司原本的办公空间,值班室、中控室等合并设置。刘赵龙说,此外,有的微型消防站拥有专职的队员,但在很多居民小区,微型消防站队员来自物业公司的保安员、维修工、水电工等岗位,他们一人兼两职,在处置火情时,便转换为灭火队员。

兴园小区微型消防站的队员有的身兼两职。

碧兴园小区微型消防站正是这种情况。小区不大,一共就三栋高层居民楼,708户居民。北京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李伟刚说,按照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对队员数量的最低要求,我们共有6名队员。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且能满足扑救初期火灾的消防工作要求,就能成为微型消防站队员。

“北京邮电大学微型消防站也配备了6名队员,平均年龄相对年轻,装备配备方面,除了在保卫处放置的器材柜,我们还有一辆小型四轮消防巡逻车和两辆电动自行车,方便快速到场。”消防站站长张祖水说。

小型四轮消防巡逻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队员赵宝军打开小型四轮消防巡逻车的车厢,记者看到,里面不仅配备了干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消防水泵和破拆工具等扑救初期火灾的设备。“驾驶室可以坐两个人,无论是校园还是家属院,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到达。”

关键:灭火救人的技能精益求精

如果说场地、设备和人员等是微型消防站的硬件,那么灭火救人的技能则是更为关键的软件,也是微型消防站力量不微型的关键所在。

双榆树消防救援站辖区有300多个微型消防站,培训遇火不慌、抬手就准消防员,是消防站的日常工作之一。

最主要的是两项灭火技能,一是灭火器灭火,二是消防水枪扑火,前者容易掌握,后者因为要连接水带,需要队员间相互配合,涉及的技术细节较多。虽然在去年1225日的火灾中,微型消防站队员成功使用墙壁消火栓出水灭火,消防员罗伟还是决定再帮着队员们“抠一抠”技术细节。

消防员罗伟(右一)指导微型消防站队员如何正确整理水

三名微型消防站队员先是演示了一遍连接水带、出水、再收水带的整套流程,罗伟在一旁观察。整体较为流畅,但在扔水带、收水带、接水枪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罗伟以收水带为例上手示范,水带卷得好,扔出去的时候就顺畅。先从水带中间对折,两个接口对齐……收的时候用力,可以用脚踩住水带卷的中心,固定住后双手使劲

罗伟提醒队员,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平时做不好,灭火时一紧张,就容易出现水打结、卡扣拧不上等低级失误,“初期火灾扑救的时间很宝贵,训练时要精益求精。”

保障:春节假期队员不缺位不离岗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微型消防站发挥关键作用的另一软件是值守制度。虽然居民小区里安装了不少摄像头,有的楼道里还安装了烟感报警器,但技防并不总能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在碧兴小区火灾中,直到三名队员撞开房门,浓烟涌出时,楼道的烟雾探测报警器才发出警报,此前从门缝冒出的烟雾浓度不达标,报警器就无法发挥作用。我们微型消防站是24小时值守,晚上还会安排人员每隔两小时将小区巡逻一遍。在居民楼,队员先坐电梯去顶楼,然后再一层层走下来。小区物业经理李伟刚说。

微型消防站队员在巡逻中发现火情的案例并不少见。今年116日晚,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东南社区一居民家的阳台杂物起火。当时,家中只有两位老人,且都带着两个孩子在另一个房间上网课,由于房门紧闭,他们并未发现阳台起火。幸运的是,微型消防站的队员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了火情并帮助扑灭。

双榆树消防救援站随机抽选辖区微型消防站,检验他们值守是否到位。

如何确保微型消防站的值守到位?记者在双榆树消防救援站的通讯室看到,消防员可以通过可视电台、手机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在300多个微型消防站中随机抽选,检验他们的反应是否迅速,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可以立即调动就近的微型消防站先期到场、先行处置。

据统计,在去年海淀区接报的1700余起火警中,联动了微型消防站等自防自救力量1700余次,其中先于消防救援站到场处置的就达到1600余次。

春节期间,我们还是像平时一样值守,家在外地的队员已经提前放假,节日期间微型消防站保证不缺位不离岗,服务好业主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李伟刚说。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